如今,纪府上下数百口人,钟鸣鼎食,绝不亚于任何一个亲王府。进得家门,只要没有外人,全府都喊纪纲千岁爷。家有一群仆从和女人捧着,外有锦衣卫一帮爪牙护着,云从水绕惯了,纪纲真就把自己当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作威作福,称孤道寡, 前两年的风雨似乎是过去了。汉王高煦被皇帝打发走,并未牵连自己,又没了掣肘,他更是忘乎所以,大小衙门无孔不入,连朝见都不在班内了,像一个带刀侍卫,干脆站到了皇帝宝座自己等同于侍卫,可见对皇帝的忠心。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纪纲到衙门理事,从他跨马进门,随着守门卫士一声高喊: “纪掌爷驾到——”衙门内大小官员,以指挥同知庄敬为首,佥事袁江、千户李春、镇抚庞瑛居次,所有属员全部跪于甬路两侧迎接,像迎接莅临的皇上,毕恭毕敬,低头致意, 慢慢的竟成了一种习惯。
所以,每天一早儿,锦衣卫所有人员进衙不办事,七手八脚就为准备迎接纪纲,接了纪掌爷大驾,才回屋理事。纪纲也不吝啬,大把大把的珍奇、银两、宝钞和美人随手转送给属下,众人得了钱财得了人,自然忠心耿耿,多跪几腿也值了。因此,锦衣卫内里的事, 没有一个人往外抖落,衙门上下铁板一块。纪纲习惯了接受叩拜,耀武扬威的劲头也就难免在外面不经意间袒露出来。
北京大建,永乐对此次北巡极为看重,除个别衙门,各部院堂官一并前往,锦衣卫使纪纲也不例外。和皇上一起来北京,带上个女人,他还不敢。陪皇上北来途中的一个多月没沾荤腥,到了北京,纪纲如火中烧,半路就给管家纪虎捎信,于是,他前脚到北京,后脚李盼儿就被家人送到了。
“千岁爷嫌妾身奶子大了,沟太深了,明日找个小的好了,看看她能不能让爷一样逍 遥?”李盼儿故意嗔怪。
“小宝贝说的哪家话,和你的床笫之欢,孤方懂了当年唐玄宗为甚要‘三千宠爱在一 身’了,杨贵妃和你一样,一定是个能让皇帝飘飘欲仙之人。”
“千岁若高兴,妾身就陪你过把皇帝瘾,再做一回仙人?” “孤的家伙刚累了一回,喘息未定,还要它去穿云破雾,岂不是难为它了?” 话虽这么说,过把“皇帝瘾”的因由刺激了纪纲,遂又和李盼儿摩挲起来。
早已是春暖芽滋,柳絮飞花,北京城里好似一个巨大的材料场,随处都是堆积如山的巨石、砖瓦、木料、石灰和泥土。人们忙忙碌碌,车水马龙,从早到晚,虽近黄昏,这边众人抬木的吆喝声,那面装卸砖瓦的调侃声依然很响,劳动号子彼伏此起,煞是壮观。这 时,一乘四人抬的轿子从临时的大内出来,左转右绕向西北面的太液池迤逦而去,钻进一个僻静的胡同,最后停在了一座朱漆大门前,匾额上黑底金字颜体的“纪府”二字敦厚威 严。
正是锦衣卫使纪纲的住宅。 建文四年初,还未称帝的永乐就把这所宅子赐给了马前卒的纪纲,后来,纪纲虽在南京丹槛连楹,层楼叠观,皇上升北平为北京后,他还是看到了北京的前景,悄悄把这所宅 子外扩,装点起来。果不其然,就用上了。他不在时,也有十几人洒扫庭除,只要他一到, 锦衣卫就成了他的私家护卫,前庭后院壁垒森严,没有他的点头,就连他的爪牙庄敬、袁 江等也不能私自进入。
早有人递上名刺,门人一见,哪敢怠慢,撒脚如飞往里报,好半天,门人回来,和守 门的护卫打了个招呼,放轿子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