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云图虽然阅历丰富,结交了很多修道之人,对道家的思想也有一些了解。甚至向武当的飞云道长也请教过道家文化。
但玉面郎君这段话他也是似懂非懂,对于其中的含义也不是十分明了。
玉面郎君似乎知道段云图没太听懂,便从头开始,一点一点的向段云图解释这些话的含义,并且从头开始教段云图如何打坐,如何运气,如何摒除杂念。
段云图照着玉面郎君所教的东西练习打坐吐纳之术,他身上的寒意也在打坐的过程中,一点点的减退。不知不觉间便是两个时辰。
玉面郎君站起身来道:“今天先到这里,我们先下山去,等明日一早再来。”
段云图睁开眼睛,感觉身上舒服了很多,不禁满意的一笑,跟着玉面郎君下了山。
下山的路要比上山时好走的多了。段云图和玉面郎君展开轻功,不停地向山下飞纵而去,不出小半个时辰便已经到了山下的湖边。
两人休息了一会,玉面郎君便开始教段云图练剑。玉面郎君吟道:“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这两句诗乃是李太白一首开始的两句,段云图从小便会诵会背。他实在看不出来这两句诗和剑法有什么关系。
玉面郎君吟完后,便开口解释道:“这两句诗说的是‘瀛洲’和‘天姥’这两招剑法。而‘烟涛微茫信难求’和‘云霞明灭或可睹’两句便是这两招的诀窍。意思是说,在使‘瀛洲’和‘天姥’这两招剑法的时候,出招不但要快,而且要隐藏你手中长剑所指向的目标。剑意如烟涛,似云霞,忽明忽暗,模糊不清。让敌人参不透,捉不住,自然便无从抵抗。”
接下来玉面郎君便一招一式的将这两招演示给段云图看。虽说只有两招,但其中每一招都有九九八十一中变化。否则如何能云雾缭绕,捉摸不定?
玉面郎君将这两招如何出招,如何变招,又如何收招,以及其中每一式变化只见怎样起承转合给段云图讲了一遍,足足花了两个时辰的时间。
段云图听得心潮澎湃,心痒难耐。边听边一点点的去领会,去琢磨其中的意境。后来听到精彩处,不由得起身随手舞了起来。
段云图天资聪慧,再加上他生性随性、豁达,与这套剑法的性格一气相通,因此学习来自然是非常的快。只这一遍,他便已心有所悟,只是这两招剑法变化实在太多,他连三成都没有记住。
玉面郎君微微一笑道:“这套剑法在意而不在形,形只是意的外在表现。光记住其形,不解其意,便只会生搬硬套,不懂得去运用,终究只是一场空。但你若领会了剑意,哪怕一招也没记住,都没有关系。因为领会了剑意,便会有无穷无尽的剑招随意而发,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学会了这套剑法。”
第二天一大早,段云图便又跟着玉面郎君往山顶爬去,然后再雪山顶上练习吐纳之术。其实玉面郎君教给段云图的这种吐纳术,那是和这套太白剑相配的一种道家内功。
玉面郎君之所以要选择雪山极顶,是因为在这里,段云图需要不断地运功和极寒的气温相抗,因而练功的速度也就不知不觉中加快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