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永遇乐上 > 第四回 凤凰当寻梧桐枝 子归求之有余师

第四回 凤凰当寻梧桐枝 子归求之有余师(2 / 2)

“上路?上什么路,王叔要带我出城玩吗?”

“你也可以当作去玩,快去收拾,别拖拖拉拉的,慕容家的男孩子动不动就撒娇,成什么样子。”

不过半刻,慕容冲便收拾好行囊,穿了身干练的衣服,兴冲冲的来找慕容垂。

慕容垂与段清扬一人牵了一匹马在府门外等着,只见段清扬一改往日雍容装束,只穿了一套劲装在身。慕容冲便道:“王妃也与我和王叔同去吗?”

段清扬吃吃笑道:“是啊,我也想和小王爷一起去呢。”

慕容冲又问慕容垂道:“王叔我们去哪玩啊?还要我带上这么多衣物。”

“哪里是江湖,我们便去哪。”

“江湖在哪?”

“你去了便知。”

“啊!王叔我还不会骑马,啊……”

慕容垂将那小凤皇强行置在马背上,翻身上马,三人二马挥鞭远去……

江湖在哪?江湖,存乎尔心,心有多大,江湖便有多大。你若是井底之蛙,江湖不过几尺井深,你若是振翅之鹏,江湖便是无边天际。

话说扬州东阳郡辖内有一座烂柯山,这烂柯山乃是武林一大名门正派烂柯门的根基所在之处。烂柯门虽是武林名门,但江湖中对其根底所知尚少,再加上这烂柯门门下弟子少之又少,在江湖中显得颇为神秘。

传言烂柯门乃百十多年前,王质所创,那王质本是一乡野樵夫,世代居于烂柯山下的村庄,靠上山砍柴谋生。一日,王质上山砍柴,忽见溪边有二童子坐于石上下棋。那王质便置其斧于石上,观之。

二童子将一似枣之物交予王质,令其吞下以充饥,王质吃了那物,久不觉饿。未等到二童子棋局终了,王质忽见其斧,木柄已朽烂,便下山回到乡里,却才知已是百年。上山再寻二童子,杳无踪迹。

王质所吞的那二童子所给之物,乃是仙物,那二童子,乃是仙童,王质吞食仙物,体内得了深厚的内力,更是化出阴阳二真气,从一乡野樵夫摇身成为江湖中数一数二的内功高手,遂将其山命之烂柯山,在那山中创建了这烂柯门。江湖上对这烂柯门所知,仅此而已。至于其门派功法如何,有何绝技,江湖中人鲜有人知。

这日,这烂柯门内正有一身着黑白双色劲装的年轻人正端坐于棋盘旁,自攻自守,沉浸其中。忽一同样穿着的人来道:“谢师兄,师傅命你即刻去那阴阳洞内。”

那年轻人面露不解,道:“阴阳洞?师傅让我去那里做甚?”

“师傅没说,只让我传命于你,说他在洞内等你。”

那年轻人放下手中的棋子,心道:阴阳洞乃我门禁地,除了师傅,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入内,师傅今日搞什么名堂?

不过片刻,那年轻人便出现在了那阴阳洞前,那洞口约一人高,洞内黑乎乎的,什么也瞧不清楚,那人便轻手轻脚的进入那洞中。

走了大约十步,忽见洞内灯火齐明,一人闭目而坐,苍颜白发,鹤骨霜髯,披一黑白双色大氅。尚未睁眼便道:“可是幼度来了?”苍老低沉的声音极具威严。乃是那烂柯门当代掌门人烂柯子。

那年轻人弯腰拱手道:“是弟子。”

“知我唤你前来,所谓何事?”

“弟子不知。”

烂柯子缓缓道:“你入我门,做我之徒,多久了?”

“弟子十五岁入山门,时至今日,已有十载。”那年轻人道。

烂柯子长叹一声,道:“岁去如弦吐箭,已是十载春秋。”

烂柯子继续道:“你可知这阴阳洞,为何是我门禁地?”

“弟子不知。”

“你且看这洞壁之上,所刻之字。”

那年轻人入洞之后,一心只知是师傅召唤,再加之刚刚洞内漆黑,还真没仔细瞧一瞧这门派禁地,有何玄机。

那年轻人借助洞内灯火,定睛看向那洞中石壁,方见璧上满是密密麻麻小字:

鸿蒙初开,即生二气。浊者为阴,清者为阳,阴阳交合,乃生太极。棋分黑白,势法阴阳,多习有益,教学渐能。依寻习者,指落击人,欲得为能,多修二气。阴阳二气,相依相存,大格之能,弓刀之用,皆有所宜。破阵攻敌,无不伤煞,似死更生,如生更死。阳动化气,阴凝成形,以意运气,以气催身,以身催手,蓄劲如弓,发劲如箭,力由脊发,曲中求直,后发先至……

良久,那烂柯子才缓缓道:“此乃你师祖王质所题于洞中,乃我烂柯门奥义精髓,亦是我门绝学阴阳手的口诀,配合我门心法负阴抱阳功加以修炼,则神功可成。”

那年轻人看那壁中所刻口诀,已是呆了。

烂柯子见状,不禁沉浸于回忆中,自言自语道:“记得数十年前,你师祖甚爱你叔父,有心传道授业于他,我那师弟志不在此,辞别师门,去那东山逍遥自在。后你师祖将此口诀尽授于我,我也继承了这掌门之位。如今时过境迁,回想起来,历历在目。”

烂柯子继续道:“今日你且将这口诀默记于心,为师毕生所学便已全部授之于你,烂柯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了,明日你便下山去罢。”

那年轻人闻言,大惊失色,紧忙跪下道:“师傅,弟子不知做错何事,师傅竟要赶我下山?”

“非也,你天资聪慧,十年间便已习得我烂柯门所有精髓,凤凰应当寻梧桐枝,烂柯门不是你久居之所,为师是为你着想。”

“师傅,若弟子下山,恐再难寻如您般人。”那年轻人回想起十年间烂柯子的悉心教诲,不禁泫然欲泣。

烂柯子缓缓才道:“江湖之大,子归求之有余师。”

那日,这年轻人三拜九叩,辞别师门,下山去了。烂柯子送他最后一句叮嘱,字字如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gegegengxin下载免费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