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的第二位是帝喾,除了被犬戎打过一阵之外,倒是安享太平七十年。帝喾的第四个儿子也是继承者就是唐尧,尧的时代水灾频繁,估计也是当年共工捣的乱。尧是个好天子,但治水没办法,最后不得不被四方诸侯胁迫着启用了一个巫……也就是孙异所封的生天土神主巫熙大帝。其实这时候人间的巫也好,九夷族也好,早已经被黄帝的大一统民族融合政策给搞的很有认同感了,所以鲧开始认认真真的治水,他有黄熊内丹,自然是土系法术大宗师,治水九年基本上治理的七七八八了。
结果很不幸,尧帝的女婿舜发动了政变,囚禁了尧,并且驱逐了尧的太子丹朱。这下子引起四方诸侯的不满了,尧凭借强大的武力,命应龙以治水不力之名杀了鲧,顺便将共工与观兜以及当时的三苗族首领并立为所谓的“四凶”加以驱逐。
当然作为帝王,舜最终还是启用了鲧的儿子禹来治水,因为他知道禹也不是凡人,而是三皇头一位伏羲的转世,妖圣伏羲得了转世的甜头,获得的人身斩尸远比东皇太一强大,所以故技重施,以妖圣之尊辛苦治水,最后成功登顶,并且报了“父仇”,让舜死在了三苗族的领地……苍梧之野。
所谓报应不爽,不过如此。
圣人斩尸大都是亚圣实力,大禹王凭借无量功德成为亚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也就是说妖圣伏羲最少也有一个斩尸,最多……可能会有三个。
而且再以妖圣来称呼他似乎不妥,因为他采用的转世轮回的办法,已经让东皇太一陨落了,那他还有没有妖身,若没有那他还是妖圣吗?这事儿太过诡异。轮回转世金身不灭和佛国寄托法是西方教两位教主琢磨出来的两大镇教秘法,会轻易的透露给伏羲吗?
夏禹能放逐虞舜,与居住在人间东海之滨的九夷族帮助有关。之前也说了后羿进攻天界的时候,曾经征服过人间界,所以大量的巫民也随之进入人间定居。后来战败,天界妖族反击,直接攻入了巫界,将巫界毁灭,留在人间的巫族少数回归了巫界,大部分还留在人间。到第二次天帝战争的时候,蚩尤统一了巫界残存的巫民,称之为九黎族,在与轩辕黄帝对战的时候,人间的九夷族也参与了战斗,只是后来蚩尤身死,黄帝就大度的赦免了九夷族,并且在东海之滨划分了块地方给他们居住,按地理方位称之为东夷族。
大禹治水的时候,东夷族的首领叫伯益,是禹的主要助手,也是当时定下的接班人角色。所以禹才有实力去放逐虞舜,既是为父报仇,也是讨好了巫族在人间留下的另一个分支“三苗”。
后来禹的儿子启杀害了伯益,自立为帝,称之为夏后启,以巫为国教,在人间的巫民也逐渐的开始与人混居、融合,终夏一朝,东夷族都是夏最坚实的盟友。
而在巫界的巫民们,则彻底的忘记了巫族这个称呼,以九黎族为名活了下来,起先还好,随着烛龙的黑化,暗无天日的日子就真的来临了。
孙异不是圣人,无法逆转时间,当然即便是能,他也不敢。他只能顺势而为,将烛龙击杀,就是恢复巫族荣光、巫界面貌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