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节日喜庆气氛通过媒体镜头的播放,传遍了海内外,引起了越来越多人对这小县城的关注。大家通过媒体镜头看到这里环境整洁,百姓举止文明,政府公务效率高,爱心慈善氛围浓郁,民俗民风保存完好,虽然有许多是新修建的仿古建筑,但却都尽可能地还原了古代特色,而且各朝代、各个民族的建筑风格都能在这县城内外一一找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又一个新兴的旅游胜地。
整个慈善拍卖会圆满胜利结束,对于能当场交割的钱物均做到了现场交割。而对于那些在国外的一些特殊拍卖品,会议主办方承诺将于近日运输送到买家手中。而神医的一次救治承诺,也最终被一个神秘的买家卖走,不过在承诺中神医也说的很清楚,病情救治需在他能力范围之内。
而在拍卖会结束不久,国家文物保护局就已经派专人从京都紧急抵达玉岭县,约见当地县党书记和县长,明确要求追回相关国宝,说这些国宝应当属于国家所有。
但刘县长也并不示弱,那些国宝均不是在建国之后流失的,实际流失的年代要早的多。甚至个别的已经失踪了好几个朝代,所以现在想要强行收回,没有法律依据。而本次买卖双方信息均为个人交易,而且交易双方都是积极参加慈善募捐活动的会员,因此,玉岭县没有义务和责任配合这次强制收回行动,而且是坚决反对。
国家文物保护局来的一位姓苗的副局长又开始威胁王书记和刘县长。如果这件事办不好,小心二者的乌纱帽。可惜这两个人都不是官迷。而刘县长更是愿意早早地脱离这官海,重新回到那神秘的领域。所以威胁的话语对两人没有什么用处,只告诉那来人一切要按法律办事。
这位苗局长又出门打了几个电话,估计是找更大的部门进行投诉。可是很快他就发现这些部门一听是玉岭县,便找理由挂了电话,不愿插手其中,甚至个别的交情好的部门领导还警告苗局长不要乱来,否则后果自负。
再度回来时,苗局长已经不再那么盛气凌人,但是对于这种历史上知名的国宝,不能收入国有,作为一名国家级别的文物工作者又怎么能心甘。
于是又开始和两位县领导分析政治感、荣誉感、责任感,而王书记则很坚决,如果不是违法事件,政府就不应当强行干预,毕竟政府实施的是管理职能,是秩序的管理者,而非参与者,不能与民争利。
而刘县长的态度就婉转一些,由于部分收藏者并没有刻意的隐瞒行踪,当然能够出手几亿来买东西,也没有一个是默默无闻之辈,均是能影响一方的人,其中一些人还将拍卖活动当成提高自身或企业知名度的一种手段,觉得这种免费的广告上哪里去找,如有的人就将几吨重的上亿元的玉石原石放在企业供人参观。
所以刘县长告诉苗局长,根据目前公开掌握的情况,这几个人首先都是华国人,而且都是生意场上的人。如果苗局长能把这回收的事当成生意来谈,而不是行政强行收回,那么应该好办许多。只要能够出让他们心动的价值,自然会把宝物交出。比如将京都的地皮低价出售予他们,让他们赚得足够的利益回报,或者可以他们国家级最高的荣誉奖励,利用名或利让他们交换国宝。
苗局长低头思索了一番,也只有这个办法。虽说国宝名义上价值连城,其实却是连京都的一小块地皮都买不到。国家适当让利,相信这些企业家没有不愿意交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