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 > 第1章 十五岁宁王与二十七岁侧妃的荒诞初遇

第1章 十五岁宁王与二十七岁侧妃的荒诞初遇(2 / 2)

沈书瑶冷得打颤,伤口剧痛,愤怒又委屈,冲朱权喊道:“你到底怎么当王爷的?连家人都保护不了,我在王府竟任人欺凌!我还当你能护我周全,结果呢,就这么让我遭此大难!”

朱权心头一震,想起她送玉佩时的温柔,愧疚感涌上心头。他默默脱下披风,想给沈书瑶披上,沈书瑶却侧身避开,在绿绮搀扶下往院子走去。朱权望着她的背影,手指摩挲着玉佩,暗暗发誓定会还她一个公道。

沈书瑶察觉朱权跟随,停下脚步质问道:“你跟着我干嘛?”朱权一怔,眼中闪过慌乱:“我……我送你回去,你受伤了,我不放心。”

沈书瑶冷哼一声,没理会他,继续往前走。回到屋里,她快步走到屏风后,边脱衣服边大声命令:“你不许偷看!”绿绮帮她换上干净衣服,擦干头发。

沈书瑶来到铜镜前,看着脸上触目惊心的伤口,低声咒骂:“这鬼地方,一来就遭这种罪!”看着绿绮递来的草药,嘀咕道:“就这黑乎乎的玩意儿,能止血?哪比得上我现代的金疮药。”

凭借部队急救知识,她仔细查看伤口,发现伤口较深,边缘不整齐,判断可能需要缝合。她指挥下人准备温水、烈酒消毒,又从原主的柜子里找出相对干净的纱布,采用军中常用的螺旋包扎法先简单固定。接着,她让绿绮找来针线,凭借记忆中的外科缝合技巧,深吸一口气,开始小心翼翼地为自己缝合伤口,尽管每一针都扯动着伤口的疼痛,她却咬着牙坚持,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绿绮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

府医赶到,沈书瑶打量一番后,摆手道:“你先别动手,你那些方法还不如我自己来。我已处理得差不多,后续若有问题再找你。”府医虽面露惊讶,但也只能退到一旁。

朱权见她情绪稍缓,轻声说:“侧妃放心,我定会给你一个交代。只是王府局势复杂,你要一切小心。”

沈书瑶双手抱胸,犹豫后说:“你真的是宁王朱权?你手握重兵,麾下朵颜三卫骁勇善战,日后却被你四哥朱棣忽悠,卷入靖难之役,怎么就这么糊涂呢?放着好好的王爷不当,偏要蹚那浑水!”

朱权瞳孔骤缩,警惕审视着她,表面平静,内心却波涛汹涌。他不动声色地思考着,靖难之役如此隐秘之事,她从何得知?这背后是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若她所言属实,那未来局势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自己又该如何应对?片刻后,他努力镇定,和声问道:“侧妃何出此言?这靖难之役,我从未听闻。”暗中却对着暗处咳嗽一声,一道黑影隐没在沈书瑶院子角落,那是他最得力的暗卫。

朱权摸了摸腰间鎏金腰牌,低声吩咐阿福:“侧妃今日言行异常,速将她近日接触之人、所读之书全部查清。另外,去查查有没有人暗中给她传递消息,此事关系重大,务必仔细。”

几日后,暗卫趁着夜色悄然潜入朱权书房,单膝跪地,低声汇报:“王爷,这几日侧妃身边并未发现可疑人物接近,她日常所读之书皆是王府旧藏,并无特殊之处。不过,卑职发现王府厨房有个杂役行为鬼祟,似乎在留意侧妃的一举一动。”朱权神色一凛,思索片刻后说道:“继续盯着,一有情况,立刻汇报。”

沈书瑶指尖摩挲银簪,她知道试探已引起朱权警觉,现代军人的直觉告诉她,这个十五岁的少年王爷不简单。窗外雨还在下,她想起前世特种部队的俚语:最危险的敌人,往往藏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回溯到三日前,沈书瑶正在现代特种兵训练营进行高强度演练,模拟战场突然电闪雷鸣,一道诡异的闪电击中训练场中央的信号塔,强烈的电流形成漩涡将她吞噬,再睁眼时,便已身处这陌生的古代王府,成了宁王朱权的侧妃。

通过原主记忆,沈书瑶知晓朱权年仅十五,与二十七岁的自己差了十二岁。她哭笑不得,满心抗拒,怀念现代生活,觉得这里的一切像荒诞闹剧。最初的几天,她常常半夜惊醒,看着陌生的雕花床榻和昏暗的烛火,心中满是迷茫和恐惧。每次适应古代服饰的繁琐穿戴,都让她无比烦躁,可又不得不努力习惯。

沈书瑶抬眼看向朱权,他身材修健,烛火映在玉雕般的面庞,剑眉星目,蟒纹长袍勾勒出初显棱角的肩线,暴雨打湿的发梢贴在脖颈,透着别样诱惑。她想起现代少女追捧的“少年感”,此刻竟在这具十四岁身体里尝到心悸滋味。

“侧妃在看什么?”朱权声音带着雨后松针的清冽,尾音却如春日溪流般柔软。沈书瑶惊觉自己盯着他看了太久,手指摩挲银簪,提醒自己身处洪武二十六年。

朱权误以为她害怕,上前半步想安慰,沈书瑶却像被烫到般后退。他眼底闪过受伤,仍温柔道:“本王知道你受惊了,要不要……”

“别过来!”沈书瑶脱口而出,后背撞上雕花衣柜。她能清楚看见朱权眼睫上挂着的雨珠,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

这时,窗外传来侍卫急报。朱权快步走向门口,沈书瑶望着他的背影,陷入沉思。她深知,自己必须尽快适应这个时代,利用现代知识和经验,在这复杂的王府中生存下去,探寻穿越真相,同时,也得小心应对朱权,不能轻易暴露自己的秘密 。 此后,王府中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每一个角落似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沈书瑶与朱权之间微妙的关系,也在这风雨飘摇的局势中悄然变化着。

又过了几日,朱权在书房研究军事部署,突然想起沈书瑶曾提及的靖难之役,心中一动,叫来幕僚商议:“本王近日反复思量,蓝玉案后,朝中局势微妙,北元又虎视眈眈,若真有变故,咱们大宁该如何应对?”幕僚们面面相觑,一时无言。朱权接着说:“侧妃曾提及靖难之役,虽不知真假,但不可不防。咱们需重新部署兵力,加强与周边藩王的联系,以防万一。”

与此同时,沈书瑶在院子里练习现代格斗技巧,活动着筋骨,心中盘算着如何在这王府中保护自己,找出幕后黑手。回想起落水一事,她边练边暗自思索,以王府的安保规格,本不该让刺客如此轻易得手,这背后必定有内鬼接应,而且能在她落水时补上一刀,手段如此狠辣,背后势力恐怕不简单。绿绮在一旁看着,满脸惊讶:“娘娘,您这是在做什么?”沈书瑶笑了笑:“这是强身健体的法子,以后你也跟着学,保不准能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