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全歼,一群人情急之下,一个活口也没留。自己这边,也重伤了两个侍卫,轻伤了五六个,好在没有人死亡,工匠们都只是受了些惊吓,被保护的很好,倒是没有死伤。
侍卫长青霄很快的察看了刺客遗留在路旁的货物,惊讶的发现,居然真的像是一队行商从南往北贩运的货品。
除了那个藏了人的担子,其他的都是满满的江南的丝绸,香料等江南物产。
刺客不会为了一时的伪装真的购置这么多的货物,凌瑾看着这些,若有所思的说: “这更像是一支商队被他们劫持了。”
于是,凌瑾留下一支十人的小队,看守刺客的尸体和众多的辎重,他带领大部分人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最近的城郭桐州城。
不到半日,大队人马就到了桐州城外,开路的先锋早已把信送进了桐州城内,桐州的知州带领了手下的一群大小官员手忙脚乱的前来迎接,殷勤的为睿王一行安排食宿。
宾主相谈甚欢,桐州知州姓王,名王琰,是太康帝继位时加开的那期恩科的进士,实打实的两榜进士出身,颇有些才名,凌瑾以前也听说过他。
凌瑾师从北派大儒岳之阳,他是皇子,虽然没有经过科考,但学问却深厚,和王琰在一起,谈天说地,一时之间竟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
直到王琰身边的师爷提醒,他才恍然时间已经不早,忙连连向睿王告罪,说:
“今日天色已晚,时间仓促,来不及准备,请王爷先好好歇息一晚,明日给王爷一行接风洗尘。”
凌瑾已经把路上遇袭之事告知王琰,让他知会守备刘四海,将刺客的尸体和现场遗留的所有东西都带回来,准备在桐州停留两日,彻查一下这群刺客的来历。
王琰说刘守备今日有公务,来不及面见睿王,明日接风宴一定会前来拜见。
睿王遇袭是大事,他和刘守备责无旁贷,在自己管辖的区域,一定会保障王爷的安全,总之,表达了满满一通的忠心,然后退下了。
而在凌瑾一行人离开遇刺之地以后,水瑶和木渊也来到了现场。
其实,木渊很不解水瑶的做法,事情虽然发生的突然,他们离的较远,一时来不及赶过去,但以平时水瑶对睿王安危的重视,面对这明晃晃的刺杀,正常人的反应不应该是拼命往前赶,即使到最后只能见见战斗的尾声,不也得努力一下嘛。
为啥这小女子如此淡定的远远的看着,虽然全神贯注的注意着,却丝毫没有赶过去帮忙的意思。
水瑶没有注意到木渊对她的观察,她正凭借自己如今敏锐如鹰隼的视力远观着那场战斗。
在看到那群刺客的时候,她就相信大师兄和景昊他们一定能轻松结束战斗,所以,她只远远的看着,一来不想暴露实力,二来嘛,自从把那个木牌借大师兄的手送出去之后,她就有点怕去见凌瑾,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还像以前一样面对他,如果他对自己追根究底的打听那个蒙面的小姑娘,自己该如何应对呢?
所以,她选择了远远的看着。
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近乡情怯?
这一切,她不知道该跟谁倾诉。
……
凌瑾的大部队消失在视线中后,水瑶轻轻一提马儿的缰绳,
”木渊,走,咱们过去,看看刺客里有没有你要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