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亲自把关(2 / 2)

挂了电话,他并未放松,又打开手机,在搜索引擎里输入本地知名慈善机构的关键词。

屏幕上瞬间跳出一连串结果,他逐条浏览,仔细甄别,将几家口碑好、有乡村帮扶经验的慈善机构联系方式逐一记录下来,准备进一步沟通。

几天后,郑建国正在家中研究村庄手工艺品的线上推广方案,手机突然响了,是老李打来的。

“建国,有好消息!我联系上了几位擅长康复治疗的医疗专家,他们听了你的事儿,挺感兴趣的。”老李的声音透着兴奋。

“太好了,老李!太谢谢你了。”郑建国一跃而起,“我这就去跟他们详谈。”

郑建国立刻收拾好资料,带上刘老儿子详细的康复档案,马不停蹄地前往专家办公室。

那是位于市中心一栋写字楼里的现代化办公空间,走廊里挂着各种医学成就展示。

郑建国轻轻敲了敲门,得到允许后推门而入。

几位专家坐在会议桌旁,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各位专家,你们好!”郑建国赶忙打招呼,“这是刘老儿子的康复档案,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下情况。”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档案分发给专家们,然后开始讲述:“这孩子小时候因为意外,右腿神经受损,之前走路都困难。”

“但在村里做手工锻炼,加上一些基础康复训练,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不过现在,他在行动灵活性上还是有些问题,比如上下楼梯比较吃力,长时间站立会酸痛……”

专家们边听边翻看档案,不时提出专业问题。

“他之前做过哪些物理治疗?”一位专家问道。

“主要是一些简单的按摩和热敷,村里条件有限。”郑建国如实回答。

经过近一个小时深入交流,专家们被郑建国的执着和刘老儿子的精神打动。

“郑先生,你放心,我们愿意定期前往村庄义诊,还可以提供远程康复指导方案,帮这孩子进一步恢复。”带头的专家说道。

郑建国眼眶有些湿润,他连连道谢:“太感谢你们了,这对村庄来说真是天大的好事。”

从专家办公室出来,郑建国看了看时间,又奔赴慈善机构会议室。

他提前好几天就精心准备了 ppt,里面涵盖了村庄的现状照片:破旧却充满生机的工坊、村民们质朴的笑脸;

还有详细的数据图表,展示着手工艺品的销售增长趋势、村民收入提升幅度;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规划,重点突出了医疗援助对村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意义。

慈善机构的负责人和几位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在会议室。

郑建国打开电脑,连接投影仪,开始讲解:“各位,这就是我帮扶的村庄,大家都很勤劳,靠着双手努力改变生活。但医疗条件的落后,制约了他们进一步发展……”

随着 ppt 一页页翻过,会议室里的气氛逐渐被调动起来。

慈善机构对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双方就合作细节展开多轮洽谈。

“我们可以组织医疗志愿服务团队,定期赴村开展免费体检、疾病防治科普等活动,不过在时间安排上,得跟我们其他项目协调一下。”

负责人提出建议。

郑建国连忙点头:“没问题,只要能帮到村民,怎么配合都行。”

最终,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约定了后续进一步细化方案的时间。

带着满满的喜悦与期待,郑建国再次回到村庄。

汽车刚驶入村口,就看到刘老儿子、刘老村长和几位村民代表早已等候在那里。

郑建国停好车,快步走过去。

“郑大哥,您可算回来了!”刘老儿子一瘸一拐地迎上来,脸上带着激动的笑容。

“是啊,郑老弟,大家都盼着你呢。”

刘老村长也笑着说道。

“走,咱们去村委会办公室,我有好消息告诉大家!”郑建国笑着招呼大家。

众人来到村委会办公室,还没等郑建国开口,村民们就七嘴八舌地问起来。

“郑大哥,城里的事儿办得咋样啦?”

“是不是找到帮咱们的人啦?”

郑建国笑着摆摆手,让大家安静下来,然后大声宣布:“大伙们,有好消息!我给咱们联系上了专业的医疗专家,以后定期会来村里义诊,还有慈善机构组织的志愿服务团队,会帮大家做免费体检、普及健康知识。”

一瞬间,办公室里沸腾了。

刘老儿子眼眶湿润,激动地说:“郑大哥,您又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双手紧紧握住郑建国的手,仿佛要把所有的感激都通过这双手传递过去。

“郑老弟啊,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刘老村长的声音也略带颤抖,他眼中闪着泪光,“村里老弱病残不少,这下可有盼头了。

以前就怕生病,一病拖全家,现在好了……”

村民们也纷纷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表达感激。

“郑大哥,您是我们村的大恩人啊!”

“这下孩子们看病也不愁了,太好了!”

郑建国笑着摆摆手:“这都是大伙应得的,咱们一起把村子建设得更好。”

他看着眼前这些熟悉而亲切的面孔,心中满是温暖与自豪。

晨光熹微,柔和的光线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如细碎的金子般洒落在侯亮平的办公桌上。

桌上堆满了各类与乡村帮扶计划相关的文件资料,一摞摞厚厚的文档整齐叠放,旁边还散落着几本写满笔记的本子,电脑屏幕上闪烁着尚未完成的帮扶计划报告文档,光标在页面上不停闪烁,似在催促着主人赶紧续写。

侯亮平正全神贯注地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轻快地敲击着,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

他的眼神专注而坚毅,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隔绝开来。

时不时,他会停下敲击键盘的动作,伸手拿起旁边一本资料,快速翻阅几页,找到所需信息后,又迅速投入到报告撰写中。

他深知这份报告对于那些偏远乡村的意义重大,每一个数据、每一句阐述,都承载着乡村脱贫致富的希望,都可能为像刘老所在村庄那样的地方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就在他即将完成报告中关于乡村教育扶持板块的关键部分时,放在桌角的手机突然剧烈震动起来。

这不合时宜的震动让侯亮平微微皱眉,他的目光从电脑屏幕上移开,看向手机。

屏幕亮起,一条匿名消息突兀地映入眼帘:“郑建国被举报贪污,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侯亮平的眼睛瞬间瞪大,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的神情,嘴巴微张,愣了好几秒,才喃喃自语道:“这怎么可能?建国的为人我再清楚不过,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与决然,毫不犹豫地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快速拨通了郑建国的号码。

电话接通的瞬间,侯亮平急切地说道:“建国,你看到消息了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电话那头,郑建国的声音透着焦急与愤怒:“亮平,我刚知道,这纯粹是污蔑!我在村里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清清白白,问心无愧的,怎么会突然冒出这种事。”

侯亮平冷静下来,沉声道:“别慌,我们先别自乱阵脚,在局里会议室碰头,一起想想办法,肯定能找出幕后黑手。”

挂断电话后,侯亮平简单收拾了一下桌面,将重要资料放进抽屉锁好,便大步流星地朝会议室走去。

一路上,他眉头紧锁,脑海中不停思索着可能的缘由。

不一会儿,郑建国也匆匆赶到了会议室。

两人一碰面,脸色都十分凝重。

郑建国一进屋,就一拳狠狠地砸在会议桌上,桌上的水杯都跟着晃了晃,他愤怒地吼道:“这是哪个黑心肝的家伙干的好事!我为村里劳心劳力,他们怎么能这么冤枉我。”

侯亮平快步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建国,你先消消气,冲动解决不了问题。咱们仔细回忆回忆,最近有没有得罪什么人,或者有没有发生什么异常的情况。”

说着,他拉着郑建国在会议桌旁坐下。

两人相对而坐,开始仔细梳理近期在村庄的帮扶工作细节。

侯亮平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翻开其中记录着各项工作进展与人员往来的页面,边看边说:“咱们从与村民的接触开始想,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儿。”

郑建国双手抱头,努力回忆着,突然,他眼睛一亮,抬起头说道:“我想起来了,前段时间在与一家原材料供应商洽谈合作时,他们提出给我一笔丰厚的回扣,想让我在采购上偏向他们。”

“我当场就严词拒绝了,会不会是他们怀恨在心,想要报复我?”

侯亮平微微点头,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这条线索,说道:“这很有可能,商业合作中的利益纠葛容易引发这种事。”

接着,侯亮平也皱着眉头说道:“我这边也有个情况,在推动乡村帮扶计划时,曾有一个神秘人打电话来询问资金的使用情况,语气阴阳怪气的,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