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路难行,崎岖不堪,一行十余人时常跌倒,及至雍闿逃至山脚处,众人皆是鼻青脸肿,磕的浑身带伤。
雍闿抬手摸了摸脑门上磕碰的肿胀处,恨声道:“陆逊!今日之仇,来日必报!”
话音刚落,两侧山林忽然火光大亮,喊杀之声四起,雍闿大惊,急转头去看。
只见小路两侧早设下了一营伏兵,人皆重甲,蜂拥而至。
不待雍闿逃遁,便已将他押倒在地,数柄利刃横在脖颈。
其左右十余人亦被擒拿,卸下兵器,五花大绑。
及雍闿抬首去看时,只见周陵排开众人,行至近前,冷声喝道:“匹夫,昨日阻我等去路之时,可曾料到今日之事?”
言罢,不等雍闿叫骂,便挥手叫士卒堵住雍闿之口,言道:“将他绑了,若不老实,拳脚伺候。”
众士卒齐声应诺,周陵命一军侯领大部依旧在此埋伏,防止有山上死士逃出,又差人绕路去寻陆逊报信,自己则领百余人先行押解雍闿回营。
待天明时分,陆逊亦领兵回营,二人于帐中议事。
陆逊言道:“此战斩首七百,俘获千余,待明日先叫善水之士搬开障碍,汝领船队先行,我自领一部兵马于此地等候裴太守至,待说其罢兵,再追赶船队。”
周陵闻言,问道:“陆校尉欲如何说其罢兵?”
陆逊言道:“只需将雍闿移交裴太守,以示诚意,再以雍闿阻路,擅起争端之事相告,想来裴太守当不会过于刁难。”
周陵闻言,思忖一番,问曰:“陆校尉欲留兵马几何?”
陆逊道:“若留的多了,行军不易,若留的少了,恐不足以震慑彼辈,留下一营兵马如何?”
周陵闻言,四村一番,忽进言曰:“不若将粮草辎重散于各船,空出部分舟船停靠岸边,若能说裴太守罢兵,陆校尉可乘船而行,若事不成,陆校尉亦有舟船可依托为退路。”
陆逊闻言,赞曰:“肃之心思缜密,便依肃之之谋。”
二人又商议细节数则,各回营帐休憩。
自有其余校尉、军司马等人安排搬运河曲阻碍之事。
及至当日傍晚,陆逊方才盥洗毕,忽有一军司马来禀告陆逊,言辕门外有人自称裴太守使者,携太守亲笔信来此,求见陆将军。
陆逊闻言,叫引去大帐相见。
及至陆逊行至大帐,那使者已在大帐等候,周陵亦在大帐中,以礼接待。
陆逊进帐,自顾自行至主位端坐,谓使者曰:“我便是此处领军之人,陆逊字伯言。足下是何人?”
那使者先是拱手一礼,正色道:“山野粗鄙之人,姓名不足以将军垂问,唤作裴临便是。”
陆逊闻言,抬手示意使者入座,言道:“裴先生与裴太守有亲?”
裴临拱手道:“家父正是益州郡太守,我父得知将军围困雍朗昭于羊山,不知因何缘由,然雍朗昭被困求援,我父身为太守,自然不能不救,只是恐引军来此,使将军心疑,故此命裴某携亲笔信来拜见将军,互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