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陆逊与周陵见到大军终于攻上山崖,皆长出一口气。
眼见生擒雍闿在望,却不料,忽闻山上喊杀声大作,原本已站稳脚跟的士卒竟被赶下山顶。
旋即,滚木擂石如雨点般砸落,瞬间便砸倒百余精锐士卒。
周陵见状,急对陆逊拱手言道:“陆校尉,雍闿设了伏兵,快鸣金收兵罢!”
言罢,见陆逊仍皱眉不语,急言道:“这都是将军与校尉亲自操练的袍泽,如此憋屈战死,何悲也!校尉!求校尉惜兵,快快下令鸣金罢!”
陆逊闻言,犹豫一番,终是长叹一气,挥手道:“鸣金!”
周陵闻言,急令左右大喊鸣金收兵。
山崖小路上的一众甲士闻言,急忙退下,只在两条小路上留下数百具袍泽尸首。
陆逊与周陵只道雍闿虽是莽夫,却也颇有心机,竟在山上埋有伏兵。
却不知,这突如其来的一众死士,乃是先前雍闿遣人回族中调拨来的援军。
陆逊等人不知此处地理,因而不曾查明在羊山西面,于险峻山林中还有一条小路可直通山顶,雍闿调来的援军便是从此路蜿蜒而上,及时赶来。
攻山不成,反而伤亡数百精锐,陆逊阴沉着脸,命大军在山下扎营,先围住雍闿,不得放跑了他。
思及此处地形复杂,恐雍闿寻到低矮之处逃了去,便多散斥侯,往来探查此处地形。
又恐雍闿连夜逃遁,于是分兵数十队,每队五十人,多打火把,于山脚四处巡曳,以为疑兵,使雍闿忌惮而不敢趁夜下山。
如此诸般安排妥当,已至深夜。
陆逊与周陵于帐中商议。
周陵不知为何定要生擒雍闿,说服裴太守,遂问曰:“陆校尉为何执意生擒雍匹夫?”
陆逊知周陵忠于赵林,遂将此间利害直言相告,待周陵点头示意知晓,又道:“肃之,此人若不生擒,恐口说无凭,不能说服裴太守,只有捉了雍闿,一起对质,方能言之有物而说之。”
周陵闻言,问曰:“陆校尉可有把握?”
陆逊叹曰:“我不知裴太守何许人也,如何能有把握,但尽人事,听天命也。”
周陵言道:“我等五千精锐战兵,虽扮作民夫,须瞒不过有心之人。校尉为何只忧虑裴太守?”
陆逊言道:“事分明暗,彼时虽瞒不过有心之人,然明里我等五千精锐为民夫也。
各地守将即便有智谋之士识破我等,却碍于没有明证而不得轻举妄动。
如今雍闿匹夫点破此事,好比我等由暗转明,益州各地守将如何能视而不见?”
周陵闻言,恍然大悟,思忖一番,忽言道:“既如此,我等攻山岂不是与敌明证矣。”
陆逊言道:“此时已无关明证与否,只须说服裴太守,我等便算转明复暗矣。”
言罢,见周陵不解,陆逊又道:“肃之猜猜为何我等一路来此,沿途守将皆不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