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梅的现状让我意识到,如果想调动到松湖高新区,恐怕只能升为正科,想一下子成为副处级是不现实的。她的话让我清晰了许多现实问题。毕竟她在龙门工作多年,未必愿意离开故土,去外地担任科长。与其如此,还不如在这里安心做个副科。于是我对她说:“那就先不考虑了。我在北莞也算是无根无底,去哪里都一样。你在龙门出生长大,对自己的事业追求也不高,去了高新区也未必会如你想象中那么开心。”邓小梅的脸微微泛红,她轻声回应:“是啊,我对自己没什么要求,只求此刻开心就好。”
随着我们心中的隔阂消散,彼此间的交流变得无话不谈,充满关心。我把工作重点记录下来,或许是因为自己从未真正担任副镇长的职务,最开始还是需要通过电话来沟通,这让我有些不安。我随即拨通电话,邀请我分管的两个部门的领导过来见面。其实也就两个局,我让小梅打电话通知他们的正副局长,一个是镇环保分局,另一个是镇建设分局。我知道这两个分局在镇里的地位举足轻重,环保分局的决策将直接影响整个镇的经济发展,而建设分局则关乎镇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
十点钟,局长和副局长们陆续到达。我没想到一个局竟然有四位副局长,真不清楚上级是如何安排的。两局的领导一共来了十三人,我有些头疼,忙让邓小梅安排一个小型会议室。见到大家后,我逐一打招呼,接着强调市里设立这个分管副镇长的重要性,并阐述两个分局在镇未来发展中的关键角色。这番话激发了这些年轻局长和副局长的上进心。
我接着说道:“我在龙门担任副镇长是过渡性质,或许不久后就会去市里任职,而这个位置也需要有人接替。所以你们只需配合上级交办的工作,大家都有机会从正科晋升为副处。”我的话让几位正科和副科的同事心潮澎湃,虽然我并不是在给他们画大饼,但确实有这样的机会。当然,这些机会不一定局限于我分管的两个局,可能在全镇的各个部门都有可能出现。
会议持续了约一个小时,大家了解到我下周一将去省委党校学习和培训,工作上的事情将全程远程控制。会议结束后,我看了下时间,已经到了中午十二点,便和邓小梅一起去吃午饭。我们随意选择了镇府的食堂,正当排队时,兰香打电话过来,邀请我们一起去附近的家庄吃饭。我朝邓小梅招了招手,让她过来。
我们驱车前往兰香所说的龙湾鱼村,那里离镇府不过五公里,十分钟便到了。鱼村是一家海鲜大排档,江边修建的几间平房,内部装修尚可,洗手间和空调一应俱全。我们停车后,老板告诉我们她们正在包间等候。走进去时,看到桌上已经上了两道菜,我的肚子也开始抗议,于是叫服务员来两碗饭,先填饱肚子。几位同事见我狼吞虎咽,忍不住偷笑:“没想到你也饿得这么快啊!”
我心中暗自高兴,终于能安静地享用一顿饭。这是我第一次来这里,以前在附近吃过河豚鱼,这里是龙门地区吃河豚鱼的好去处,只是现在并不是河豚鱼的季节。兰香点了一些海鱼和家常菜,而我并没有喝酒,因为下午要开车回市区。三位女孩却兴致勃勃地想喝酒,我无奈地想着,既然大家都想喝,就让她们尽兴吧。毕竟这可能是她们最后的聚餐,回北方后能否再见也未可知。
邓小梅询问老板要了两瓶红酒。红酒对有些人来说容易醉,我不清楚她们能喝多少,估计这两瓶酒差不多了。我提醒邓小梅:“你开车来的,喝了酒可不能再开车。”她这才意识到,兰香是开着我的车来的,喝酒后就得留一辆车在这里,或者找人把车开回镇府停车场。邓小梅犹豫不决,兰香却笑着说:“梅姐,喝吧,车就留在这里,等你酒醒了再来开走。反正明天放假,如果我们喝醉了,就让莫镇长来值班,他来龙门上班以来都没在办公室待过几次。”
我忍不住脸红,想到自己一开始是借调过来的,常常在外忙于协调工作,现在基本完成了任务,正准备回去。没想到市里没有位置让我直接去省委党校进修,临走前却在龙门提了半级,让我担任分管副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