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千里姻缘一信牵 > 第228章 和同学喝酒

第228章 和同学喝酒(1 / 2)

回家的路上,老爸和几个舅舅约好晚上到我们家聚餐。我让外婆坐上宋茜的车,而几个舅舅我只能再跑一趟去接他们。宋茜把外婆送回家后,便和砾砾开车回酒店休息。家里人多,她们俩感觉有些不自在,还是在酒店里洗个澡,躺着休息更让她们放松。我也很想享受一下这种洗澡的方式,毕竟家里的洗澡间实在是简陋。今年我和老爸提过,计划把平房拆掉,重建一栋两层的小洋楼,届时洗澡间和厕所都能修到房间里,这样就不必半夜再跑到菜园的简易厕所。

接完舅舅们回家后,我开车去了宋茜的酒店。到达时,砾砾刚洗完澡,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她们笑了笑,说:“两位美女,家里人多,我先在这里洗个澡,舒服一点。”她们对视一笑,没再说什么。我洗完澡,发现砾砾和宋茜在低声交谈,我有些好奇,但又不敢打扰,只问:“宋茜,你们坐了这么久,怎么不泡茶?我口渴了,想喝点茶。”砾砾看着我,调侃道:“阿伟,你怎么像个大爷一样,想喝茶自己去泡,光会指使人。”我朝宋茜吐了吐舌头,做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宋茜理解地没有插嘴,自己去泡了一壶茶,端过来给我们三人各倒了一杯。

我开口问:“我明天就要回北莞上班了,你们有什么打算?”宋茜轻抿一口茶,回答:“我刚才和砾砾说过,我们决定过几天再回北莞。如果砾砾不来的话,我可以去香港玩一趟,我们公司的老板是香港人,经常叫我们去。”我心中一动,难怪她上班没多久就被领导看上,想想也不奇怪,很多港台商人总是对自己公司的白领下手,宋茜或许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为了受害者。砾砾插嘴道:“你和阿伟刚认识的时候也不长,怎么感觉默契得很啊?”她这一问让我回过神,实话说,宋茜确实是个适合在商场打拼的人,而砾砾现在还没意识到,毕竟她还是个学生。

我接过砾砾的话说:“砾砾,宋姐在商场打拼已经很多年了,而你还是个学生,很多人情世故的东西你还得向她学习。在这里工作和北方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女孩都略显不好意思,但并没有反对我的话。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六点,我提议:“要不我们回家吧,家里一堆亲戚在等着我们吃饭?”“可以啊,我们走吧,别让你家人担心。”在回家的路上,我的电话响了,由于我正在开车,就让砾砾帮我接。电话那头是阿雯,听到砾砾的声音,立刻改口:“嫂子,阿伟是不是在开车啊?”砾砾觉得声音有些熟悉,便问:“你是?”“我是阿伟的高中同学,在北莞上班的,我们一起在北安吃过一次午饭。”砾砾恍然大悟,向我投来一瞥,问:“哦,是阿雯啊,你有什么事?”“我们晚上约了几个高中的同学一起吃饭,不知道他是否方便?”“这个可能不行,我们现在正往家里回,家里来了很多亲戚,都是等我们回去吃饭的。要不你们回到北莞再约?”“不用,晚一点我们去唱歌吧,你们打算回北莞了吗?”“阿伟接到市里的任务,明天就要回去了,我还想在这边玩几天,要不晚上再说。”显然,砾砾对阿雯的印象不错,阿雯挂了电话后不久,我们也就回到家。

家里除了我妈的亲戚,还有我大伯家的亲戚。晚饭的两桌子都坐不下,我看到几个舅舅和老爸的堂兄们早已入座,长桌是由两张八仙桌拼成的。女人和小孩则在另一个房间摆了两张桌子,已经开始吃了。砾砾和宋茜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是否该加入女人小孩的行列。我想了想,决定让小妹带她们去那边,另一张桌子还没坐满,筷子也没动,基本上都是小朋友,虽然有些争先恐后,但还算不乱。砾砾坐的那张桌子上有我外婆、两个小姨,还有两三个表妹。老妈依旧忙碌,没有在位子上。我和宋茜说了让她别喝酒,等下要开车,她点头同意。

我回到家厅临时摆的长桌上,坐在我哥的旁边,大家似乎还在等我老爸的一个长辈,桌子上的人都还没动筷。桌上摆着我带回来的酒,一共三瓶。我听到老爸在吹嘘说这酒是我去香港时带回来的。我没揭穿老爸的吹嘘,只是微微一笑,老爸接着说这酒一瓶零售价要一千多元。听到这话,长辈们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我连忙帮老爸圆场:“这种酒其实就是威士忌,酒精度不算高,四十度,是香港的朋友送的,我自己买不起。这种味道有点像白兰地,你们可能喝不惯,要不老爸,我去车上取一些白酒来喝吧?”车上有一箱白酒,是我们的国酒,和那天宋茜带来的差不多,虽然没有洋酒贵,但也要几百元一瓶。我说完便让大哥一起到门口我的车上取酒。想到明天就要回去,我干脆把那箱白酒都取了下来,又拿了两条红塔山,让大哥分给那些大伯们。

在这场聚会上,长辈们的在场让我无法开口,而他们也没有主动邀请我们喝酒。我勉强应付了几杯,心中却感到无比孤独,似乎与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共同语言。看到宋茜和砾砾都已经吃完,我借口县城有事,声称以前的同学约好要去玩,便迅速撤离了现场。我让宋茜开她的车前往县城,自己则在车上取了两瓶洋酒,放在她的车里。宋茜自然明白我的用意,我们的车缓缓驶向县城。

在车上,我拨通了阿雯的电话,听到背景的喧闹声,知道她们已经到达KtV。确认了位置和房间后,我让宋茜开车去县城最大的KtV。当我们推开门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群热闹的人群,男同学只有四个,关系不算熟悉,或许他们与阿雯更亲近。面对那几位男同学,我甚至有些尴尬,许多女同学我也叫不出名字,只能靠阿雯来介绍。女同学一共有六个,基本上都认识,毕竟我们班的女生本就不多。高中时我在理科班,男生更是占了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