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开中法施行后,大明朝不知多少商人前赴后继的给边军运输粮食,从而解决了边军缺粮的危机。
只是随着明朝历代皇帝滥赏无度,国内权贵和士大夫阶层获得的盐引越来越多,可盐场的食盐又不能一直生产,最后便发生了盐引过盛而食盐所剩无几的情况。
商人们手里堆积了大量盐引,可盐场没有那么多盐巴兑换,最后这些盐引只能堆积在商人手中,有的商人手里还陈放着英宗时期的盐引,后来官府又不承认前朝的盐引……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谁还愿意去开中?
发展到弘治时期,已经没有商人会运输粮食去边塞,边塞缺粮的危机渐渐显现出来,不得不自己屯军田所用日常粮食消费。
弘治皇帝不以为意的道:“这些事你和大哥商量吧,杨一清的建议也是不错的,他有眼光,替咱们分忧,要支持他。”
朱厚炜点头道:“好。”
“杨廷和已经被你磨的差不多了,这个刀也该要登上战场了,找个机会给杨廷和升上来!”
“李东阳老了,能取代他的有且只有杨廷和!”
朱厚炜也有这种想法。
爷俩正在商量事情的时候,怀恩小心翼翼走来,道:“皇爷,英国公求见。”
弘治皇帝噢了一声,道:“宣吧。”
“父皇,英国公找你有什么事?我回避一下?”
弘治皇帝摇头道:“不用,他找朕估摸着也没多少重要的事。”
没多时,英国公笑容满面的走来,拱手对弘治皇帝行礼,道:“微臣参见皇上。”
弘治皇帝挥挥手道:“老张啊,好久没见你来找朕了,有什么事吗?”
张懋笑着道:“皇上,老臣也没什么事,这不是看着太子殿下越来越大,想着也该纳太子妃了……臣那孙女自幼陪伴着太子长大,老臣想着她不知能否有这份殊荣……”
弘治皇帝愣了愣,然后微笑道:“你不说朕都忘了,太子是长大了,也该纳太子妃了。”
“唔,柠儿那丫头是不错的,朕自是不会反对。”
张懋本以为还要费一番口舌,实在不行就退而求其次,蔚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嘛。
只是他怎么都没想到皇上会答应的如此干脆,张懋顿时感恩戴德,然后心满意足的离去。
等他走后,朱厚炜有些想不明白的看着弘治皇帝,问道:“爹,你知道大明的祖制,外戚勋贵不得成为太子妃和皇后,又要和文官们斗一斗啊?”
弘治皇帝无语道:“有这个必要么?朕只是答应他,文官们会不会反对,朕又不知道。”
“为了这点小事和文官们继续斗法,这怎么都不划算。”
朱厚炜:“……那你刚才还答应英国公。”
弘治皇帝道:“可他不是挺开心的么?就算事后不成,他怨恨的也不是朕而是文官,非但如此,他还会打心底感谢朕。”
朱厚炜:“……”
又学到了,这御下的手段真是被你玩的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