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凑上前去,仔细研究着。他们不断地调整着模拟系统的参数,观察着能量场的变化。“还需要考虑海洋板块交界处和古老地质断层等区域,这些地方的能量异常活跃,对地球能量场的影响也很大。” 叶诗涵补充道。
在确定放置点的过程中,科研团队还考虑到了装置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如果装置放置在这个位置,可能会对附近的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平衡的方案。” 一位海洋学家担忧地说道。于是,大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和讨论,经过反复的权衡和分析,终于确定了最佳的放置点。
接下来就是规划运输路线了。科研团队利用卫星地图和气象数据,对全球的地理和气象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运输路线要尽量避开地震带、火山活动区和极端气象区域,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 叶诗涵说道。
他们在地图上标记出了一条条可能的路线,然后对每条路线进行了风险评估。“这条路线虽然距离较短,但经过山区,容易受到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影响;这条路线虽然绕远,但沿途的地理和气象条件相对稳定。” 一位科研人员分析道。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研究,科研团队最终确定了一条安全可靠的运输路线。他们还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如果遇到地震,我们就立刻启动紧急制动系统,确保载具的安全;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我们就调整运输速度,寻找安全的避风场所。” 叶诗涵说道。
一切准备就绪,运输载具静静地停放在据点的广场上,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它的外形独特,线条流畅,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等待着被唤醒。王逸飞和叶诗涵站在载具前,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希望一切顺利,这是我们拯救地球的关键一步。” 王逸飞说道。叶诗涵微微点头,深吸一口气:“我们一定能成功。” 他们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为了地球的未来,他们毫不畏惧,毅然踏上了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