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小妖小怪,人人喊打;大妖大怪,却人人敬畏,芸芸众生,皆是弱肉强食。”
高楷淡声道:“即便你成佛,昔日信众也化为枯骨,你欠下因果,岂能因回馈他人,而一笔勾销?”
“这世间虽有弱肉强食,但也有倾尽全力,舍己为人者,否则,皆是自私自利之辈,人间何存?”
“哦?”德智和尚低笑道,“高君侯,你可愿舍己为人?”
高楷按住刀柄,沉声道:“但凭手中刀,斩尽不平事。”
“高君侯好志气。”德智和尚微微颔首,转而提起一事,“贫僧此行,受陛下托付,作个说客。”
“若高君侯愿归降我大乘,可获封凉王之爵,世袭罔替,如何?”
高楷断然摇头:“道不同,不相为谋。”
德智和尚似早有预料,微笑道:“既如此,且留高君侯稍待,于寺中观礼。”
他使个眼色,唤来数位僧兵,皆满脸横肉,孔武有力,叉手道:“施主,请!”
高楷瞥一眼,淡声道:“不劳费心。”
德智和尚笑了笑,一个迈步,便不知所踪。
这数位僧兵将高楷带到一处厢房,锁上门窗,便各自离去。
高楷环顾四周,这厢房以土石为砖,垒得严丝合缝,密不透风。
房梁虽是木制,却刷上黑漆,唯有一座茅草堆成的床榻,置于土炕坑上,其余些许烟道、壁龛、灯台,为小沙弥起居拜佛之用。
“倒是谨慎,却不知有何礼可观?”
话分两头,德智和尚跨过放生池,来至大雄宝殿之外。
正大院中,矗立一尊宝鼎,镌刻“万佛寺”三个烫金字,左侧置一尊香炉,青烟袅袅升起。
这大雄宝殿为九五开间,朱墙黄瓦,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配殿,分别为伽蓝殿、祖师殿。
宝殿之内,供奉七尊释迦牟尼佛像,皆金光灿烂,两侧供奉十八罗汉、二十诸天、十二圆觉像。
此刻,正中一座佛像之下,一人头戴平天冠,身披赭黄袈裟,跪坐蒲团。
却是大乘皇帝,高昙盛。
听闻脚步声,他稍稍侧头,问道:“方丈,高楷意下如何?”
德智和尚微微摇头。
高昙盛冷声道:“他已沦为阶下之囚,尚不自知,竟如此不识好歹。”
德智和尚淡淡道:“他已立天命,全据陇右道,又攻取河西道凉、甘、肃三州之地,麾下百万军民,气运正盛,怎会甘心将大业拱手让人?”
高昙盛冷哼一声:“既如此,便将他一刀杀了,一劳永逸。”
“等他死后,拿下陇右道十二州,不过探囊取物。”
德智和尚摇头道:“他为天下潜龙之一,气运未衰,又善待百姓,不曾惹得天怒人怨,等闲之法,难以斩杀,否则,天道运转之下,必有强者来救。”
高昙盛拧眉:“那该如何是好?”
德智和尚淡笑一声:“潜龙仰仗者,无非麾下百万军民,人心所向,方才有天命护佑。”
“陛下可派遣兵马,夺取凉、甘、肃三州,攻下陇右道,届时,他失了根基,便如浮萍,杀之易如反掌。”
高昙盛大喜:“方丈妙计,就依此言。”
德智和尚面色肃然:“陛下,帝尸佛虽然炼成,然而,大乘唯有四州之地,数万军民,国运不足,难以供养。”
“须得尽快起兵,掠取河西、陇右。否则,帝尸佛香火不足,便会反噬陛下,以致气运衰竭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