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出去的女儿等于泼出去的水。
哪个生产队愿意她回家白吃白喝?”
“可不是嘛,以后有她吃亏的。”
“同样的田地,同样的收成,一大家子整天计算着吃都吃不饱肚子,怎么归于集体就能吃饱了?”
许多人陷入沉思。
细思极恐!
把粮食都糟蹋光了,后面怎么办?
想明白的人也不聊天了,准备回家挖野菜去。
没想明白的人,精神一直放在吃不完的粮食上。
既然都吃不完,肯定是越来越便宜,所以他们连囤粮都不愿囤。
聪明的家属们纷纷有样学样,加入到了囤食物大军中。
夏雨柔见大家行动起来就放心了。
又开始想方设法的让家属院里的人买粮屯。
不说多了,随便囤个几百斤,那将来都是救命粮。
方小妹见家属院的娘们不仅不收敛,存野菜的心更积极了,满脸的鄙夷!
真是蠢猪吃不了细粮!
现在有多得意,将来她就有多后悔!
人家粮食多跟她有什么关系?
夏雨柔一边囤山货,一边央求欧嫂子跟她一起去买粮。
欧嫂子犯了难,“你让我跟你叔先商量一下再说。”
夏雨柔想想也是,她知道后面的天灾,可架不住欧嫂子是土著人士啥都不知。
第二天,欧嫂子就找到她说自已家也跟着买点。
于是两个人就去了离家属院偏远的地方,做了些许的装扮,然后去村子里换了些麦子和稻谷。
现在所有的粮食归村集体所有,她们不要,别人也会想方设法的卖出去,甚至浪费掉。
再说了,粮食不吃完,大食堂也不会解散,早晚的事。
所以她并不觉得自已买了他们的救命粮。
两人断断续续屯了上千斤的带壳粮食。
然后又去黑巿买了几百斤米面,这才罢手。
荒年间,欧嫂子不止一次的感激夏雨柔。
这些粮食不仅让他们家的孩子吃了个五六分饱,还救了娘家和婆家的人。
这乃后话。
欧嫂子不仅自已买了粮食,还劝跟她相处好的几人也屯粮。
听劝的皆大欢喜,不听劝的后悔也没用。
屯完了粮食,夏雨柔就开始带孩子们上山挖葛根,然后做成葛根粉。
顾媛见自家闺女每天忙的跟陀螺似的,家里的粮食更是屯了不少,就很是头疼!
这些粮食到了夏天,那都是要生虫的。
到处都是虫子,他们还怎么住人?
夏雨柔可不管亲妈咋想。
表面上有粮食,她心不慌!
重活一世,她可不想吃糠咽菜过苦日子。
1959年如约而至。
这个时候,大食堂的弊端开始显现出了,因为之前糟蹋了太多的粮食,现在仓库里所剩无几。
还有那所谓的救济粮的事情,根本就是没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