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无疾而终(1 / 2)

肃清了科举的不正之风后,越来越多有能力、有学识的寒门学子得到了出人头地的机会,这些寒门学子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当个好官,但至少在李明远看来,他们之中出好官的概率远比那些世家子弟要更大!

有句话说得好,太容易得来的东西便不会去珍惜!

对于世家子弟而言,官位是他们唾手可得的东西,所以他们从不会去珍惜屁股下的位置,更不会想着去为百姓做什么事情。

反倒是那些努力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考上的寒门学子,他们当官之后会更加谨慎,更加勤勉,因为这个当官的机会对于他们而言,实在太过难得了。

就这样,在李明远主持的科举下,寒门学子终于有了一条新的晋升渠道,这让无数学子对李明远感激涕零,甚至称其为恩师。

而对于李明远的行为,各大门阀、世家自然是十分不满的,他们不敢明着对李明远动手,但暗地里使点绊子是免不了的,好在李明远为官多年,抵挡这些明枪暗箭还是颇为得心应手的。

而在亲自主持科举三年之后,李明远并没有停下自已的脚步,他开始朝着这个国家最本质,也最尖锐的问题下手:土地矛盾!

先后在青州、越州、凉州当过官的李明远早就看到了这个国家最根本的弊病。

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这是夏国最大的问题。

建国二百多年,夏国的人口已经比建国之初多了两倍,而土地增加却寥寥无几,甚至因为世家大族大肆兼并土地的关系,占人口比例最大的底层百姓拥有的土地仅有夏国所有土地的三成,而占人口比例仅有2%左右的门阀、世家、地主却占据了七成以上的土地,这显然是一个十分不合理的现象,李明远决心改变他。

在入宫与皇帝详谈后,得到皇帝支持的李明远开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而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总结起来就是……割大姓以补百姓!

李明远很清楚,以如今的土地分配情况,矛盾迟早是要爆发的,毕竟……没有土地的百姓越来越多了,而在以农业为主的夏国,没有土地便意味着没有进项,便意味着要饿肚子,甚至饿死……

因而他李明远必须要从大户人家手里割出一些肉来,让天底下的百姓都能吃上一口饱饭。

然而,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世家大族盘根错节,想要割他们的肉,就算李明远贵为宰相,也很难很难。

甚至因为企图动世家大族利益的关系,李明远遭到过不少次的暗杀,因为有李桥的保护才幸免于难。

而在朝堂之上,弹劾李明远的奏折也是越来越多,几乎每天的早朝,李明远都需要舌战群儒,与一众出身世家的官员打口水仗。

好在三年时间里,李明远提拔了不少寒门学子,这些寒门学子虽说地位不高,但多少也能给李明远一些助力。

此后的将近十年时间里,李明远便开始了与世家大族的明争暗斗,他的努力也有了一定的成效,在李明远与世家斗争的十年里,土地兼并的情况得到了压制,夏国百姓的日子也有了些许的盼头。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李明远看到胜利希望的时候,重用他,且全力支持他的皇帝驾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