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那么多座位,她坐在自己面前干嘛?
龚樰冲张瑜笑了笑,然后加快了扒饭的速度。
张瑜则主动打招呼:“龚樰同志,你觉得我身上这身衣服怎么样?”
干饭樰抬起头,敷衍地看了两眼,然后真诚道:“非常漂亮,跟你很搭。”
张瑜笑道:“我在燕京买的,那家店叫东方新天地你晓得伐。”
听她说起自己小男友的店,龚樰认真起来:“晓得啊。”
张瑜笑道:“我在在那家店外面看到你的海报了呢。”
“嗯,店是我朋友开的。”她大方承认。
张瑜:“你说巧不巧,不是还有一张海报吗,那张海报上的演员叫朱霖,我在北影厂也碰到了。”
“北影厂?”
“是啊,水华导演新片《伤逝》的女主角,男主角是达世常同志的那部。”
“哦,好像在报纸上看到过。”不过龚樰没怎么注意女主角。
“还以为你很清楚呢,老板说你和朱霖也是朋友。”
龚樰心里一咯噔,我不认识啊,这名字都是第一次听说。
她猜测张瑜说的老板应该是小梅,估计是小梅有什么误会吧。
想到这种可能,龚樰淡淡一笑:“好久没去燕京了,确实不太清楚。”
“这样啊~”龚樰平淡的反应让张瑜有些失望。
就在她准备把魏明送朱霖回北影厂的事说出来的时候,龚樰已经站了起来。
“张瑜同志我吃好了,明早要拍戏,那我先走了。”
回到招待所的房间后龚樰立即拆开魏明的信。
信里主要是两个好消息,一是《勇敢者的游戏》在北美销售和口碑都很不错,魏什么真的成了“国际魏”。
龚樰由衷为小男人开心,后面魏明还提到了他新买的画。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啊!”龚樰感叹,她在画报上看到过这幅画,真的非常震撼的美,没想到被小魏买到了。
不用魏明邀请,龚樰也想去看看真迹呢,可惜她的戏份不多但很细碎,而且一部之后马上又接了另一部。
龚樰铺开信纸,开始给魏明写回信,顺便聊一聊她的那位朋友“朱霖”。
~
一列绿皮火车上。
魏解放和张易谋蹲在两列火车连接处,当他们啃完最后一只鸡腿,燕京到了。
《牛与牛二》还没拍完,张易谋是回来上课的,剧组经验他已经获得了,接下来还要补充一些课堂上的专业知识。
老魏的牛还没杀青,不过马上要中秋+国庆了,他还有大事要办。
这段时间牛的戏份不多,而且李宝田跟牛处的也不错,没自己的时候还算配合,导演就给他放了个小假,让他回京跟家人团聚。
这段时间张易谋一直跟着老魏混,虽说给魏叔鞍前马后,但这张嘴是真没亏着,老乡们的鸡都快让他们吃光了,张易谋干瘪的老脸都变胖了。
路上在德州中转,坐票都没买上,但老魏不忘买德州扒鸡,两人又是吃了一路。
到公交车站他们就分开了,老魏直接按照媳妇儿信上留的地址和路线去华侨公寓的新家。
虽然一直通信,但老魏没告诉媳妇儿自己今天要回来,打算给家人一个惊喜,今晚一起过中秋节。
结果好么,首先小区大门就进不去。
老孙头拦住这个破衣烂衫,仿佛进城乞讨的中年人。
“伙计,不是这里的住户不能进的,你去旁边看看吧。”
“大哥,我不是这里的,不过我儿子是啊,魏明你知道吧,著名作家。”说着老魏递上一根烟。
“知道啊,”老孙头接过烟上下打量着他,仍有怀疑,“伙计你这是刚从山沟里出来吧。”
“可不是咋的,我跟剧组去山沟里拍戏了,”说着老魏掏出一张照片,“刘小庆认识吧。”
这是张易谋给他和刘小庆以及三只牛拍的合影。
“哟,兄弟你还是演员呢!”老孙头惊讶,魏作家这一家子都是人才啊,妹妹还是北大的天才呢。
“算是吧,”老魏又道,“我这里还有我们家的全家福呢,你要再看看不。”
“不用了不用了,”老孙头不敢再拦,直接让魏解放进去了,“四号楼在那个方向。”
老魏拎着一个行李袋,扛着一个编织袋,头发也油乎乎的,造型确实不太优雅,不过江湖经验,埋汰一点贼都不惦记你。
虽然进出的邻居都是非富即贵的体面样子,不过老魏内心强大,等回头自己头发一洗,衣服一换,谁还记得自己之前啥样啊。
然而上了三楼,找到房间后,老魏敲了敲门,没人应。
“是这啊,怎么一个两个的都不在家?”这个时间应该是做晚饭的时间啊。
难道又出去下馆子了?
老魏感觉自己猜对了,肯定是这样,剧组里就有特别喜欢小明散文的,据说散文里都是说的哪家馆子的。
于是老魏怎么上来的又怎么下去了,只是换了一身干净衣服。
而他一走,隔壁吴作人和夫人萧淑芳也相伴出门了,他们打扮得体,显然也是要参加什么正式场合的。
~
“大哥,家里没人啊。”老魏对着门卫道。
老孙头:“我想起来了,你媳妇儿之前出去了,现在还没回来,魏老师也没回来。”
老魏:“那我把行李放你这行吧,我出去转转,天黑了他们还能不回啊。”
“可以可以。”
“附近有啥好玩的吗?”他问。
老孙头道:“哦,往北走有个紫竹院公园,环境不错,也不远,十来分钟吧。”
魏解放点点头,准备遛遛弯,再吃个饭,结果到了紫竹院公园,娘的,竟然还要门票钱。
钱不多,可就一个公园,你还能比得过圆明园吗,圆明园都不要钱。
于是老魏扭头就走。
本来是想找个馆子吃饭的,结果走着走着,看到好多人,乌央乌央的。
老魏就好看个热闹,于是上前问:“同志,你们这是干嘛的啊?”
“去首都体育馆啊,今天有音乐会。”
体育馆?音乐会?
老魏农村人,听着好像不搭噶啊。
不过这么多人,看来应该不错,于是他又问:“谁都能进吗?”
“当然不是了,”老燕京扫了魏解放两眼,有些不耐烦,“都得买票才行。”
“那多少钱啊?”老魏手上还有几个闲钱,不行就买个票吧,看这音乐会应该比逛公园有意义。
老燕京呵呵道:“早卖完了,我都是凌晨就开始排的队,从首体排到动物园,好家伙,票才放出仨小时,三万张票就全都卖完了。”
说完他还得意地晃了晃手上的票。
这时他们已经接近首都体育馆了,就见一条长龙排了下来,这规模阵仗比当初佐田雅志那场演唱会要大的多得多。
老魏有些不甘心,越是进不去,他越想进,于是跑到前面瞅了瞅,看有没有机会。
突然,他看到了希望。
只见一个瘦小的姑娘正费力地推着一个坐轮椅的老头,老头应该是瘫了,不说话,眼里也没有光。
这样的人来听音乐会,身份应该不简单,他走的是另一条通道,跟普通观众是分开的。
而且那个通道是有斜坡的,看小姑娘推着费劲,都要出溜下来了,老魏赶紧跑上去。
“我来吧,别再把老爷子摔着。”
“谢谢叔。”小姑娘倒是不嫌老魏穿着一般。
“这是你什么人啊?”走近了一些,老魏更加确定老爷子是瘫了,估计是脑血栓,好像还瞎了。
“这是我邻居的一个老爷爷。”
魏解放:“哎呦,都这样了还听音乐会,这得多热爱啊。”
小姑娘道:“刘爷爷是个大音乐家,不过也是个可怜人。”
“音乐家啊,我儿子也算是个音乐家,这老爷子写过啥歌啊。”老魏打算显摆显摆他儿子,就他儿子写的那几首歌,你拿什么跟我拼啊。
小姑娘道:“你听没听说过,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老魏“嘶”了一声,惊讶地看着这个老头:“这首歌是他写的啊!”那他儿子还真比不了。
“不是。”
老魏:“……”小朋友你很幽默啊。
小姑娘又道:“抗日时期有个《流亡三部曲》,《松花江上》是第一首,还有两首都是刘爷爷创作的,他还写了一些歌,都是很厉害的,就连台湾人都在唱,但也是因为那些歌遭了太多罪。”
小姑娘不再多说,她怕刘爷爷能听得懂,老魏也没再细问,他也懂。
前面有人守着,老魏“哎呀”一声:“我刚刚检了票了,能不能跟你们从这进去啊?”
小姑娘:“可以啊,我跟他们说说。”
对方很好说话,在小姑娘亮出了一纸证明后就直接就把他们都放进去了,毕竟这位可是特别贵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