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万朝援龙!召唤武将争霸蓝星! > 第641章 军阵之神李牧!战国四大名将齐出!

第641章 军阵之神李牧!战国四大名将齐出!(2 / 2)

【羁绊武将:秦·大将军·王翦(已召唤)】

【羁绊武将:赵·信平君·廉颇(已召唤)】

【羁绊武将:赵·武安君·李牧】

随着李牧的出现,吴起也眯着眼抬起头看着上空,“听说此人乃军阵之神,用兵神出鬼没、不拘一格。”

“却是如此……”马援肯定的说道。

从战国四大名将的战绩来看,李牧的战绩含金量更高。单看李牧的战绩,貌似比较单薄,但他每一战几乎都是以弱击强。

宜安之战以八万赵军破桓齮的二十万秦军;

番吾之战以不到五万兵力,击溃杨端和的十万秦军;

最后的卫国之战,仅率八万赵军,与王翦的四十万秦军整整相持了一年,最后逼得王翦不得不使出了反间计。

而且李牧仅凭一己之力,不但免除了赵国来自北方草原的危胁,而且让长平之战和武城之战共被杀了五十三万青壮之兵的赵国得以残喘六年,这样的功绩足以媲美史上任何一位名将。

而比起其他三人,李牧的用兵,简直就是超神!

与匈奴决战前,李牧佯装胆小怯战了好几年,即便赵王将他调离,亦不改初衷,此心性意志就非一般良将可比。

匈奴一战,李牧采用的是被后世奉为中原汉人与游牧民族作战经典的步骑车兵协同作战。他先是示敌以弱,连败五阵,用财货引诱匈奴来到长城外围,然后出其不意,火速进击,用重装战车将其包围,战车后再辅以长矛兵,最后以箭矢射杀。

宜安之战,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李牧,出人意料的选择了前进包围战术,他先是以三万步兵利用地形列阵,吸引十万秦军攻击,后以两万步兵攻其侧翼,再以三万轻骑击其后背,最后围三阙一,留一南面缺口。

当秦军后背出现短暂混乱时,李牧又果断令中军倾巢而出,毕其功于一役,最终秦军兵败如山倒,一直败逃到曲沃才稳住阵脚,二十万大军也只剩下了八万。

李牧的骑兵更是一绝,飘忽不定,快疾如风是它独一无二的特质,这在与王翦的两次相持大战中展现的淋漓尽致,王翦恃强凌弱,急于求战,却一直抓不到李牧的首尾,只能无奈的在后边吃土。

秦军中最善用骑兵突击战术的大将李信就对李牧的骑兵战术叹服不已。

“王翦统御大军的能力确实强,但如果战斗规模限制在十万以下,吾以为,他将不是李牧的对手,这是两者战术方面的差距所决定的。”马援缓缓的开口说道。

“倒是有趣的后辈!”吴起听着,不由的大笑,总感觉这李牧,有一种自己的影子,又没有自己的戾气。属实是让他欢喜。

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李牧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忠诚,屡次挽狂澜于既倒,在赵王中离间计,夺其军权时,不以个人成败荣辱为计,绝然不受君命,更是超越了史上绝大多数名将。

而王翦虽为秦国统一大业立下赫赫战功,然出征前常向秦王索要大量财物,虽说是为了明哲保身,但心思之重,识君之深,却显得为人不是那么的明澈。

吴起自己虽然戾气重,但是还是不喜欢王翦这种老狐狸。

从这一方面来说,李牧就是一个一心为国、不计个人荣辱的纯粹武将,而王翦更像一个既要保国又要保家立身的“明臣”。

他自然更喜爱李牧,也更同情李牧的结局。

当王翦在天空之中见到李牧的时候,也是十分诧异,但是很快就释怀大笑。

白起、廉颇两人也带领大军出现在天空。

“武安君!”王翦向白起示意问候。

而廉颇,也是来到李牧身旁,神情激动,“武安君!”

这两队宿敌互相看着对方,曾经历史上他们互相攻伐,而现在,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拿下这块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