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放心吧,付团安排二十四小时扫雪,别地方不知道,但咱们军区到市里的路,一定是通的。”
宁晓晓放心了,付嘉鸣安排了,就绝对没问题。
她想想,又问小杨:“胡团长媳妇坐月子呢,车里太冷了,有什么办法暖和点吗?”
小杨:“我们后勤有炭盆,我给您拿两个,暖水袋我这也有。”
宁晓晓拿了两个暖水袋,炭盆不行啊,容易一氧化碳中毒,车里空间小,陈金花现在本来就虚弱。
六十年代,保暖主要靠橡胶暖水袋,陈金花家里也有。
加上宁晓晓拿过来的,小娟把一大堆暖水袋全都灌满了热水。
剩下的,只能让陈金花穿厚一点了。
陈金花捂得严严实实,宁晓晓又给她披了一层狍子皮。
小杨办事很靠谱,车开过来的时候,车子仿佛打满了补丁,车的缝隙都塞上了布条,多少能暖和点,不往里灌风。
宁晓晓让小娟在家带娃,她陪陈金花去医院。
小杨给她们找了个汽车兵,小伙子开车又稳又快,话还少,一路只管开车。
宁晓晓往车外望,她们走的这条路是主干道,果然没什么雪,清的很及时,一路畅通。
但往下乡走的路,几乎都快堵死了,好多房子都淹没在皑皑白雪中,远远一望,以为是白茫茫的大地。
宁晓晓都怀疑,有些低洼处,积雪有人高了,走不熟悉的地,很容易陷进雪堆里。
陈金花裹成了粽子,身上从上到下,铺满了暖水袋。
等她们折腾到医院,挂好号,进了医务室,都下午了。
医生:“她这个得揉开,家属出去。”
宁晓晓:……
竟然让安婆子说准了,医院也是同样的办法。
“有没有其他温和点的?”
医生:“热敷,让孩子吸,吃药,打点滴,这些方法都会用,但现在硬块太大,必须先揉开,再用其他法子。”
医生还挺温和的,讲解的很清楚。
宁晓晓握握陈金花的手心,多少给她些鼓励吧。
“别紧张,医生的手法肯定比安婆子强。”
以前陈金花是个很抗造的人,但现在她身体虚弱,心情又不好,宁晓晓等在外面,很担心。
“啊……”
宁晓晓一抖,她一点都不想生二胎了。
天知道,会遇上啥情况。
当个妈妈太难了。
宁晓晓在门外徘徊,走来走去,小强急急忙忙过来。
“嫂子,我媳妇呢?”
宁晓晓指指里面,她没忍心说,里面哭喊的那个就是。
小强风风火火推门而入。下一秒就被医生赶出来了。
得亏里面是他媳妇,不然这么冒冒失的,绝对惹麻烦。
小强贴着墙根站在门外,他比宁晓晓着急多了,就差凿墙了。
没一会,小强又推门进去,急道:“你会不会治啊?”
医生生气道:“你会治,你自己来。她现在这样,估计就是被你气的。”
这时候家家吃的差,不可能是补多了,那就剩一个原因了,心情不好,乳腺发炎。
小强又出来了,神情更焦虑难安了。
宁晓晓想想还是开口道:“你们是不是有啥误会?她说你是故意不回家的。”
小强尴尬。
宁晓晓:……看他神情,不会是真的吧?
“那个,要是有啥误会,你赶紧解释清楚。”
小强焦急点头,他是躲出去的,想把空间让给她们姐妹,都怪他,没说清楚,没处理好家庭关系,让她们多想了。
“嫂子,你先回去吧,我在这就行。”
“行,那我先回去了。”
宁晓晓走了,把空间留给他们吧,她在这,估计不利于他哄媳妇。
宁晓晓到家,天都黑了。
旺仔扑过来拉她:“妈妈,外婆生病了。”
啊?宁晓晓连忙进屋。
“妈。”
王桂花躺在炕上,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
宁晓晓摸摸她,有点烫,不知道是冻感冒了,还是被旺仔传染了。
还好家里有退烧药,她找出来,给妈妈吃上。
又给炉子添柴,把炕烧的热热的,发烧的人都容易冷。
旺仔跑过来,可怜道:“妈妈,我饿了。”
宁晓晓摸摸他:“你和外婆中午吃饭了吗?”她出去跑一天,都没回来看看。
旺仔蹲在一旁:“我和外婆吃了桃酥。”
没想到,妈妈中午就病了,宁晓晓赶紧做饭,煮了一锅粥,还有几个鸡蛋。
生病了,吃不下东西,给妈妈煮点清淡的。
旺仔看着桌上的二米粥,不开心:“我不想喝粥。”
宁晓晓给妈妈送饭,体温降不下来,她得给妈妈擦酒精,物理降温,没空做别的了。
“那你吃鸡蛋,明天妈妈再给你做好吃的。”
想起来家里的体温计还在陈金花家呢,宁晓晓又去取体温计。
小娟抱着哭闹的孩子哄,见到宁晓晓连忙道:
“宁姐,我表姐咋样了?”
“你姐夫过去了,他们在医院呢,不知道今晚能不能回来,羊奶够喝吗?”
小娟尴尬,她一眼没看到,羊奶让婉儿和寿姑喝完了。
她想去宁晓晓家再要点,但家里就她一个大人,婉儿和寿姑都不懂事,把小娃娃自己放家,她不放心,不敢出门。
宁晓晓又回去,给她挤羊奶送去。
冬天,羊产的奶很少,这是能挤出来的唯一一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