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我们在河边小路上散步,来回走了共五六公里,天气炎热,很快就渴了,外甥问我要水喝,我没有给他解决方案,而是说我也渴了,给我水喝,他就会想办法,而不是把问题都抛给别人,外甥给了我解决方案,去前面商店买水,他也不抱怨了,因为我的【无用】让他变得【有用】,晚上和我姐讨论起了【上小学最好当班长】,当班长可以让人变得更有责任心和包容心,我是过来人,所以深有体会,如果他当班长,我就把游戏机给他,言传身教,信守承诺,少撒谎,为孩子树立榜样。
跟什么人在一起,是需要对应的沟通方式的,不然就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左边耳朵听了,右边耳朵出来。
我姐有时候也会犯所有人都会犯的错,就是把自己的主观思维去考虑别人,当然啦!这是人性,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是举着【主观思维】的探照灯去探索世界,尽量的让这台灯呈现中观的纯正通透的颜色,而不是沾染了太多光怪陆离的奇怪颜色,比如外甥视若珍宝,上厕所都会带着的奥特曼卡片,洗澡时候不喜欢洗头的原因是因为眼睛进水会痒,我们的角度看这些问题就会觉得很荒缪,不过带去儿童的思维就都是可以理解的。
儿童眼中的世界跟大人眼中的世界必然是不同的。
过刚易折,过柔易废,把握适当的度是对待孩子最好的方法,当然教育孩子也是需要技巧的。
之前两次给外甥洗头发都发出杀猪般的吼叫,极度的噪音会让人逐渐失去理智,我也忍不住给了他两个班牛(老家话——手指敲头的意思),我姐更厉害,拿着衣架狠狠的拍打了他的屁股,留下了滚烫的痕迹,果然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在孩子打不打的问题上面,我也没看透,不过我更偏向于文谈,而不是武斗,只是有的时候武斗的确更高效,省事。
对待孩子,要恩威并施,在某些问题上要强权,某些问题上要人权,霸道与王道并存。
买了游泳的护目镜,明天到货,希望对外甥洗头发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