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书肆布局大致看过后,学子们便将心思放回了书册上。
相邻的两个书架都是同一种书,那些书被码放得整整齐齐,书脊上题着书名,那些小字密密麻麻的,一眼还看不真切。
看花眼的学子们犯起了嘀咕:“为何要放这么多一样的书?光是抄都要抄好久去了,放在书肆当中,岂能卖得完?”
一本手抄书,基本卖几百文或是小一两,但因是手抄书,自是少了一些名家风骨,除非实在喜欢,不然当真愿意买账的人,其实也不多。
同安书肆中这么多一样的书......
按他们的估计,怕是卖到明年都卖不完。
这同安县葫芦里,到底卖得是什么药?
他们实在想不通,便迈步进了书架区,随便选了个书架,看看到底是什么书,可以一次抄售上百本。
随着他们步入内,原本还略显嘈杂的书肆,突然安静了下来,下一刻又突然爆发,嘈杂更甚。
“《史记通鉴辑要》?!这本书我找了好久,我记得只有几位学长手中才有,但他们都不出对外借,只给关系好的友人观摩!”
“《策论典例集成》!天,这本书有卖了?我家中那本,还是从一位老秀才手中收来的,光是个手抄本,都花了我三两五钱!”
“你们快来这边看,这边书架是《诗赋雅则》!”
“这边是《文选》!”
“难怪难怪!就算这书肆开业只有十二本书,但这些书.....本本都是精华啊!”
眼下他们看到的这几本书,虽算不上孤本,但在众多书籍中也算排得上名号,原因无他——这些书,本本都是经典,且都与科考有关啊!
还没选定的书架的学子们,听着书架内传来的一个个书名,简直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都想看!
到底去哪个书架啊!
几人一咬牙,直接冲向了后方几个空着的书架,准备迎接惊喜。
可当他们将书拿出来一看时,突然愣住了。
“《开蒙韵语》?”
学子不信邪,又取了一本出来,只见书皮上照样写着四个大字——开蒙韵语。
他嘴角缓缓下落。
怎的别人选的全是经典名着,他随手一选,便是一本孩童启蒙书!
他将书小心翼翼塞回去,又充满信心,换了个书架。
——《诸病通治精要》。
“连医书都有?”学子揉了揉眼睛,上下看了一眼书架,终于确定,这一个架子上摆的,都是这本医书!
他这是什么运气?
不待他走向下一个书架,又一道吸气声传来。
他心下一紧——他们又发现什么好东西了?
“你们别找书了,快翻开书,看里面的字!好生奇怪,所有相同的字,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般,一丝一毫的差别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