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下旬开始,堂邑、广陵一带可谓舟帆云集。
屯于京口的北府军最终还是没能闹腾起来,主要原因是刘群扣押了司马,
举七千四百众而降,献上了毗陵郡。
他内心志志,不知道最终结局会怎样,但他真的不想死,为此哪怕被世人指指点点,被父兄在泉下骂个狗血淋头也认了。
最先登岸的是黄头军第五营先锋三千人。
他们第一时间将刘群抓了起来。北府兵有些骚动,不过很快平息了。
九月十九,张硕自西津渡登岸,稍等一日,待黑稍中营齐集后,便向西边的建邮挺进。
二十二日,他自东篱门入建邺,屯于台城东侧。
二十三日开始,各营分屯各处,开始清点物资,抓捕俘虏。
银枪中营屯于城南长干里一带,他们照常出操训练,一时间杀声震天,让人惊慌不已。
但他们不动手,不意味着白手套、黑手套不动手。
跟随他们而来的纪氏部曲大肆出动,冲进了外城、内城之间的商业区。
「膨!」两扇木门被砸开了。
领头的部曲官长看着架子上堆叠得满满当当的蕉葛升越,暗暗咽了口唾沫。
所谓「蕉葛升越」其实是两种布,即「蕉葛」和「升越」。
前者是一种非常细软的葛布,后者同样是极细葛布,因产于越地,故名「升越」。
江南葛藤细分种类不少,不少还是独有的,尤其是三吴地区,既有原材料优势,又比宣城等地经济、文化发达,手工业相对繁荣,因此即便是这些宣城兵也没见过这么好的葛布,挪不开自光是正常的。
就在他想摸两把的时候,门外响起了脚步声,顿时神色一凛。
「别乱伸手,这些是要运回洛阳的。」一名纪家庄园管事轻声说道:「我等领一些粟稻回家就不错了,运气好了兴许有几尺麻布,别想太多,想多了伤神。」
部曲们齐齐叹了口气,无奈地开始搬运布匹。
搬完之后,还把门给锁上了。那名管事取来纸笔,往大门上贴了两张封条。
很简单,这是武陵王府的产业,不光货物要没收,就这片宅地也成了官产。
数十步外的另一家商铺外,同样冲来了数十名军士。
有人想要阻拦,直接被打倒在地,
「奉命查抄罪人王彬之邸舍,尔等切勿自误。」一名小校操着浓重的宣城口音,大声说道。
在他身后,军士们分作两排,汹涌而入。
店铺内摆满了各色精美的乐器乃至象牙制品,琳琅满目,直让人看花了眼。
军士们搬运时轻手轻脚,若有人磕着碰着了,立刻有军官上前喝骂,张嘴闭嘴「大梁王师」要如何如何。
宣城兵们憋了一肚子老气,却又无可奈何。
没看到江北又来了一大堆人么?再不高兴也得憋着,实在气顺不过来,就找建邺人的茬,在他们身上发泄回来。
财货被一件件搬出,然后放上牛车捆扎好。每凑完十辆车,就开往江边装船,经东西两条运河发往汴梁。
江东的财富,在一点点流向征服者的口袋,甚至不仅仅是财富了******
最后一批登岸的是黄头军第一营。
他们在蒲洲津上岸,抵达金城。当天下午,他们进驻了江乘县地界,将怀德令王遐及其子王恪擒住。
其实他们压根没怎么反抗。
别看之前嘴上叫得凶,可当实打实的梁军冲到面前,刀出鞘、弓上弦的时候,父子二人唯有抱头痛哭,连自尽的勇气都没有。
傍晚时分,他们文带着向导,进至江乘县西的武陵王庄园。
「这庄园可不小。」幢主曾易站在田埂上,远远看着。
武陵王平日里住在建邺城北,那里是司马普宗室聚集地。不过庄园却分布各处,江乘县就在建邺旁边,能在此处建庄园的,非富即贵。
此园占地数顷之多,有金碧辉煌的屋宇,还有花园、竹林、圈舍、作坊等设施,甚至还截留河水建起了一个不小的磨坊,几乎占去了半个河面,既影响航运,也影响灌溉。
五百军士只射了一通箭,墙头便一阵阵鬼哭狼嚎。
十余名胆大的军士拿来长梯,翻墙而入。墙内响起了几声惨叫,随后便大门洞开,数百人气势汹汹的列队而入。
曾易跃过灌渠,大踏步来到了武陵王府院内。
院中已经响起了哭声。
曾易静静等着。片刻之后,作坊内的工匠被聚集了起来,有文吏一一询问他们会什么,最后点了十余人,全家带走。
其他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尽皆惶恐。
文吏也不安慰他们,因为他又开始点计女乐、舞姬的名字和人数了。
这是要全部带走的,用来赏赐有功将土。
苦哈哈的大头兵们只要奋勇拼杀,建立功勋,眼前这些面容姣好、身材出众且有一定才艺的女人就有可能成为他们的战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