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一下子被方氏给逗笑了,有些人,真不擅长勾心斗角,这话里有话地想拉帮结伙的不要太明显。
那你到底是想他们将铺子租出去,还是转手了,想这么多干嘛,他大房不还你家银子岂不是更好。
真要大房欠外人一屁股债,反倒不欠你家十两银子,你家名声就好听了,九郎还要不要上学堂读书了?
她就不信她那个鬼精鬼精的小叔子不会将这其中利弊在媳妇面前摊开了明说,她便委婉地点了一句。
——她家男人四兄弟,就数小叔子脑子最好使,让方氏只管听当家的就错不了,她当家的不会让她吃亏。
说完,她又夸赞小叔子很讲究的将侄子顾三郎带在身边指点,免得小叔子回头把人扔给她老儿子小两口。
这不是小叔子干不出来的事情,也就他还想和她老儿子小两口交好,不想让她老儿子小两口觉得他过河拆桥了。
应付完了方氏,前面不远处便是顾三柱家,刘氏无意进去,抬头望了眼西边天色之后便直言她先回去了。
方氏正琢磨着她说的一番话,心不在蔫地点了点头方才发觉刘氏要往前直走了,赶紧说等看三嫂说什么再去找她。
言外之意,先去听老三家的说了什么,回头再学给她听。刘氏无所谓,想学给她听,她听着就是了。
不是她小看老四家的,老四家的心眼,其实还不如老三家的多,她妯娌四个,也就这个稍稍像样点。
与这个妯娌年纪最小无关,是家教,是这个妯娌的娘家将这个闺女护得太周全,虽善心不多,却不坏。
这么多年相处下来,也就这个妯娌为人处事不偏不倚,不像大的仗势欺人不知所谓,老三家的还是个墙头草。
与方氏分别之后,刘氏再往前走了几步,很快便望见这一端通往榆园的道上第一道门岗前面有顾大华家的快步而来。
三丫生了?
幸好不是!
听完顾大华家的回禀见天色不早出来接她,刘氏不由笑了,只几步路,而且就在河东,不要接什么的。
别说她身边就带了一个丫鬟,即使老大家的敢和她打架,时至今日也要掂量还有谁会不长眼地拉偏架。
倒是天色不早了,确实,就从这么胡思乱想一会儿的工夫,不知何时最后一丝晚霞也快要消失不见了。
得知顾二柱还没到家,包括今早一起在前面豆腐坊汇合的周四顺所乘坐的马车也未归来,刘氏倒不惊讶。
意料中的事情。
只不过,他们亲家两人快要回来,即便是他们亲家两人今早出门之后临时改主意,要同进同出也快要回来了。
毕竟几个庄子不是一天之内便能跑完,总要和每个庄子庄头唠唠,在田间地头,还有山坡果林里转一圈。
除此之外,还有庄子里面的粮仓地窖,牲口什么的,若是原本还有加工坊,更是少不了要好生查看一番。
就如这其中亲家要去的那个筹谋烧砖瓦的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