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上层位置空缺,田信再把他他们举荐上去,过程就这么的简单。
交出大部分部众的控制权,换一张通往公卿之位的保证票。
这是一种必然,要么把部众交给田信改编为北府兵,要么把部众交给刘备。
所以北府兵真正能打的猛将不是北府八将,而是内军三将,左卫将谢夫、右卫将罗德,和骑将姜良;外六军作战风格勇猛的是六位行军司马:虎牙谢旌、鹰扬林罗珠、扬武杜翼、安众第二秀、建信夏侯平、征北田纪。
田纪本身就是以昭阳司马本职隶属于北府,也以征北军本部军司马的身份代田信统率征北军。
征北军团改制成了征北幕府、北府,田纪节制的征北军只是一个军级番号。
如大家所见,田信眼中的北府八将有九个人。
等北伐建功后,孟达这些将军积累功勋,会推他们去充任公卿之位,扩散影响力。
随着二十六位营督、将军、司马十五人陆续集结,监军庞林、长史杨仪也就与田信一起从旁边休息的小帐篷来到四四方方,开露天顶的大帐里。
大帐更像是四合院……不对,应该是像四个狭长竹棚拼建而成。
留着天窗,纯粹是为了夜里点书向各将递发,这些将军看完又分发给军司马,最后落入营督手里
这是一份略为出格的作战计划,简单来说就四个字,扬长避短。
八个字:隔岸观火,后发制人。
复杂来说也简单,就是马超打马超的,张辽打张辽的,别管夜里这仗怎么打,北府兵正常休养体力就行了。
然后天色将亮时,大军出击,避免打劣势的夜战。
夜战里,己方吏士看不到田信突阵的英姿,士气上涨有限,有可能会被魏军传递的假信息诓骗。
同理,魏军各支伏兵作战时,即便身边友军被击溃,但吏士不知情,依旧能顽强拼杀,保持一定水准的战意。
何况魏军坚壁清野以来,北府兵已不清楚周围地貌,夜战很吃亏。
既然吃亏,那就不打了。
让熟悉地貌的魏军伏兵、夜袭队去打马超……魏军打的越顺手,那越不可能主动退军,战事会拖延到天明;若是魏军打的不顺手,马超防守占优,那己方还出去做什么?
但身为友军,总不能静观。
所以骑将姜良接到一份命令,组织一批精于骑射的骑士待命。
如果魏军夜袭左军,那这支游骑兵从己方甬道驰往马超左军营垒,射发箭书,激励左军各营坚守。</tent>
三国骑砍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