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家企业确实非常特殊,他们坚持不上市,也许有自己难以名状的原因。”/p>
“依我看,他们不愿上市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不差钱。你说所有上市企业都不差钱,我看未必,国内企业,上市以后因为融资渠道拓宽了,当然不差钱,但在上市以前,说不定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很差钱,这些企业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圈钱。”齐明远一针见血地指出。/p>
“圈钱的上市公司也许有,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还是在一心一意谋展。”/p>
“我不知道财经人士和你们这些做中介策划的,是否对国内这些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后的营收和利润进行过对比研究,看看通过上市,企业的业绩究竟得到了多大展。我曾听一位业内人士谈到一家上市企业,他们把从股市上筹集到的资金存在银行吃利息,因为这家企业不知道该把这些钱用来干什么。这样的企业,你说他上市的目的除了圈钱,还有别的吗?我认为上不上市,他的企业也都不会有多大的展。”/p>
“上市为企业融资确实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除了这一点,还有其他不少好处呢。”/p>
“这又要涉及到华为和老干妈坚持不上市的原因了。人家的企业不差钱,融资便利这一条对他们根本没有吸引力,相反,却要接受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督,为了做到公开透明,把企业内部的许多内幕消息都要对外公布,这一点是很多民营企业难以接受的。你说上市有利于吸引人才、规范管理、资产易于变现、对企业长远展有好处等等,我都同意,但不上市的企业,只要有一个好的团队进行科学管理,这些一样能做到。至于资产的安全性,如果生颠覆性政治事件,我认为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下场不会有什么两样。”/p>
“听齐董的意思,大清集团的管理团队是很优秀的?”/p>
“应该说不错,但还算不上非常优秀,不过他们的管理成效有目共睹,大清集团早就实行了董事会领导下的职业经理人负责制。说了这么多,总体而言,你的观点我是基本赞成的,往长远看,企业要想长盛不衰,早晚要走上市之路,这也是法制社会做企业的最终选择。但在现阶段,如果有个好的掌门人,企业又不缺资金,上市之路可以暂缓,不过靠某个掌门人的能力、智慧和人品来决定一家企业的命运,是一种人治思维,终究是权宜之计,不可持续,如果换成另一个能力、智慧和人品较差的掌门人,企业就完了。”/p>
“齐董很有见地,看来大清集团目前不会考虑上市?”/p>
“我估计在目前这个管理团队在位时,大清集团应该不会考虑上市。先,公司资金充足,不需要额外的融资渠道;第二,企业展良好,涉足行业领域虽然较多,但都是风险极小,成长性很好的产业;第三,企业从事的行业不需要过度宣传,只需低调地把每件事情做好;第四,更加主要的事,现在的管理团队,非常适合大清集团,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综上所述,大清集团暂不上市的原因,与国内那些不愿上市的企业情况差不多。”/p>
其实,在齐明远内心,大清集团暂不上市的根本原因,还是企业不需圈钱,用不着开辟另外的融资渠道。在朋友们的多次提及下,齐明远并不是没有考虑过上市问题,他认为既然企业不需要对外融资,何必多此一举?上市说起来是好听,但上市的前期准备、包装和上市后每年的年报审计,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不增加任何收益的情况下,这样的额外开支是不值得的。/p>
就大清集团的上市问题,齐明远曾经与何莹丽也有过深入交谈,作为老资格的财务总监,何莹丽就企业上市成本做过一番估算,她告诉齐明远,仅上市包装、中介费和各种手续费,就得花费两千万左右,上市成功后,每年的年报审计费也要二三百万。另外,为了满足规范需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团队要成倍扩大。/p>
虽然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股市募集或银行贷款,以较低的成本融资,但齐明远心里最清楚,大清集团在东兴农商银行的贷款利息,要低于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有这么便捷的融资渠道,还有如此低廉的融资成本,为啥还要花钱费精力地去追赶上市的潮流呢?/p>
企业上市后,其知名度必然随之扩大,对于其他企业,这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但对大清集团和齐明远来说,这却是他们唯恐避之不及的。齐明远是大清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但他的公开身份是东兴农商银行董事长,从原则上讲,这显然是不被允许的,不过,虽然外界都知道齐明远与大清集团的股东们关系很好,起码在表面上,在大清集团的文字记录上,没有齐明远签署的任何字据。/p>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知名度算得了什么?只要企业能够平稳向前展,所有事情都不在话下。何况,除了旅游业,大清集团涉足的其他行业都不需要做广告,而旅游业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品牌向外推广。/p>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chapter;